民进党内乱开始了!“绿委”邱议莹向赖清德开出党内第一枪。 2025年8月23日深夜,台湾地区“8·23大罢免”结果出炉,民进党发起的7项罢免案全败,不同意票以66.1%对33.9%的悬殊比例碾压同意票。 同日核三重启公投,虽未达通过门槛,但同意票434万张几乎是不同意票的3倍,台南、高雄等绿营票仓全倒戈。这场“32:0的完败”像颗炸弹,瞬间炸开明进党内积怨。 8月24日清晨,欲参选高雄市长的民进党“立委”邱议莹率先发难,公开要求赖清德当局检讨能源政策。 她直指核三公投结果是警讯,绿营票仓都投同意票,狠狠打了“非核家园”政策的脸。这番表态被视作党内对赖清德的第一枪,撕开了权力斗争的口子。 几乎同时,绿营网军头目杨蕙如在脸书炮轰柯建铭、沈伯洋、曹兴诚是“祸台3人组”。 她质问柯、沈两位不分区“立委”:罢免惨败后躲着不担责,沈伯洋投票前一天还在误导支持者;自己7个月前就预言会输,却没人听。 8月24日她再补刀,嘲讽沈伯洋“人不要脸天下无敌”,直言两人不辞职,民进党2026、2028年别想赢。 绿营名嘴王瑞德也跟进,专门点名柯建铭,骂他此前扬言用“刑法第100条”罚在野党“立委”,还自称发起罢免是为了当“立法院长”,这些操作把民进党坑得不轻。 一场由选举失败引发的追责风暴,在民进党内部越刮越猛。 这场内乱不是偶然,是民进党政策脱离民意、权力结构失衡的总爆发。核三公投最能说明问题,投票率才29.5%,却能投出434万同意票,同意率超7成,明摆着民众对能源政策忍到了头。 台媒体人单厚之就说,低投票率下有这票数,说明“非核家园”早没人信了。邱议莹抓着这点发难,既顺了部分民意,也为自己参选高雄市长攒了资本。 罢免案惨败则暴露了选举策略的大问题。资深媒体人吴子嘉早就在8月21日提醒,赖清德推“大罢免”本想分裂蓝白,结果反而让两党抱得更紧,形成了政治联盟。 更糟的是,民进党在“朝小野大”的局面下硬推罢免,没扭转劣势不说,还落了个“为斗而斗”的坏名声。 连绿营基本盘都烦了这种操弄,7个罢免选区的不同意票都大幅领先,可见民众对政治恶斗多厌倦。 面对败局,赖清德的应对更激化了矛盾。8月23日他公开喊出“一要三不”:要继续“抗中保台”,不辞党主席、不“内阁”总辞、不让卓荣泰下台,只肯小幅改组“内阁”。这种回避责任的“鸵鸟心态”,连党内人都看不惯。 有分析说,他不辞职就是怕丢了2026、2028年选举提名的控制权,这种私心让支持者更失望。 民进党重量级幕僚匿名透露出的三大麻烦,更戳中了要害。一是基本盘“急冻”,台湾民意基金会8月12日民调显示,民进党支持度跌到29%,创一年半新低,苏东启文教基金会的苏治灏说,赖清德的极端路线把浅绿支持者都逼走了。 二是2026年“九合一”悬了,高雄、台南这些绿营老巢初选乱成一锅粥,整合不好可能全丢;三是2028年执政危险,要是2026年大败,政党轮替大概率会来。 这些危机在投票结果里早有苗头。南部4个绿营执政县市,核三公投全是同意票占优,连核三所在地屏东都不例外,基本盘松动不是说着玩的。 更让民进党闹心的是,罢免没打垮国民党,反倒让林思铭、江启臣这些被罢免的人攒了人气,为他们以后参选县长铺路,简直是赔本买卖。 杨蕙如骂的“祸台3人组”,还暴露了民进党权力结构的畸形。柯建铭、沈伯洋是不分区“立委”,不用面对选举压力却握着重权,一线“立委”早对他们有意见。 杨蕙如说他们“占着名额挑事”,其实是替基层说出了不满,败了就要有人担责,这些“安全席位”上的人却装聋作哑,能不招人骂吗? 赖清德天天挂在嘴边的“抗中保台”,这次也失灵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说,罢免失败就是民众对民进党撕裂社会的否定。 事实摆在这,当大家操心能源、民生这些实在事时,意识形态口号根本没用。吴子嘉就分析,赖清德光靠“抗中保台”,就算搞点福利政策,也挽不回颓势。 现在民进党陷进了恶性循环:政策错了输选举,输了选举就内斗,内斗又搞不好施政。邱议莹和杨蕙如的发难,虽然角度不一样,却都指向赖清德的无能和不担责。而赖清德的“一要三不”,没稳住局面,反倒让人看清他把权力看得比政党利益重。 离2026年“九合一”越来越近,这内耗只会更厉害。绿营里有人建议调整路线,缓和两岸关系拉民心,但赖清德掌着权,这些话根本没人听。街头百姓用选票说了不想再看政治恶斗,可民进党还在权力斗争的泥坑里爬不出来。 8月24日的太阳照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的玻璃墙上,却照不透民进党内部的阴云。 杨蕙如还在脸书上骂,邱议莹的能源政策质询还没停,赖清德的“抗中保台”口号在惨败面前,越来越没底气。这场由选举失败点燃的内乱,才刚刚开头。 资料:央视新闻:总台海峡时评丨赖清德违逆民心民意的政治操弄一败涂地!
黄国昌喊话赖清德,要赖清德必须做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赖清德必须向岛内的民众做
【6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