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产800台,订单却要3000台,尊界S800把“供不应求”四个字写进了现实。
67天卖1万台,70万起步的国产豪车,居然要靠“抢”。
故事不复杂:江淮造壳,华为装脑,定价直接对标奔驰S。
核心冲突是产能,不是技术。
800台月产原本只够“秀肌肉”,结果市场直接把它当正餐。
华为光环+ADS4,把“国产”俩字从性价比拉进了身份符号。
产能卡脖子,反而成了营销助推器。
越难等,越显稀缺;越稀缺,越能撑住百万身价。
江淮顺势从“商用车老大哥”跳进豪华深水区,一步登天的剧本,比任何广告都响亮。
但剧本也有风险。
订单积压太久,热度会退烧;品控一旦翻车,华为光环也救不了。
豪华车不靠一次性爆款,靠持续交付信任。
江淮接下来拼的,是产线爬坡速度,更是质量稳定性。
国产豪车到底能不能站稳百万区间?
尊界S800给出了第一个肯定答案,却也抛出了更大考题:产能跟得上野心吗?
读者们,换作你,愿意等一台“华为灵魂”的江淮,还是直接提走现车B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