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对抗原来只是幌子?特朗普真正目的暴露,中国可能是唯一打破美计划的国家,美媒分

治愈系萌主 2025-08-08 21:12:14

中美对抗原来只是幌子?特朗普真正目的暴露,中国可能是唯一打破美计划的国家,美媒分析,特朗普的愿景可能是中俄美三分天下,但事实上美国只想让中国当廉价商品工厂。 特朗普的举措是想制造一种三方割据的新局面,让美、中、俄各有势力范围彼此牵制,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挑动与中国的矛盾,使得外界关注点集中在两国对立。 美国又想把中国固定在全球产业分工的低端位置,这样美国既能借着中国的低廉制造和巨大的产能稳住物价与供应,又能锁住最具附加值的技术和金融领域。 美方的算盘不光是对中国动手,他们还把俄罗斯当作欧洲的安全威胁拉出来,继续控制住北约和欧盟,使它们保持紧密与美国合作,分担更多安全与经济成本。 对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亚太盟友,也是同样道理,把“中国威胁”当旗号,加强绑定防范与合作。 仅靠直接对抗根本堵不住中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过去十年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技术强国迈步,已经成为一百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手机、汽车、家电、5G、新能源产业都有突破。 美国担心一旦中国不再局限于“低端制造”,而是在芯片、高端装备、绿色能源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到时候全球产业链和大国格局可能就不由美国说了算。 特朗普团队于是在贸易、科技、投资、供应链等环节反复施压,除了把关税作为武器,还推出各种“二级制裁”,要求盟友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对俄能源合作、半导体出口方面选边站。 实际操作下来强压未必能达到理想效果,反而逼出中国加快科技自主、加强“内循环”,加速产业链本土化。 现在美国想把俄罗斯钉死在欧洲的对立面上,用安全危机绑住欧盟,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却绝不是那么容易被“驯服管理”的。 美国试图将中国当“世界工厂”,满足消费市场和制造需求,又防着中国产业升级影响自己的全球主导地位,这种既依赖又防范的矛盾心态成为中美关系走向的最大变量。 中国早已不再是顺从型的生产基地,在品牌塑造、科技创新、区域合作方面都在积极开拓,并推动亚非拉等新兴经济体参与新的全球合作。 随着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全球南方国家也获得了更多自主发展机会并推动全球“多极化”趋势加速。 特朗普时代下中美表面的对抗其实掩盖了更深层的算计,核心目的是想继续掌控全球制造和利益分配。 眼下只有中国具备改变全球格局的力量,一旦创新和产业升级突破了关键节点,美国任何外部干预都会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多级力量的世界,局势更复杂也更有活力,美国想继续单极称霸的愿望已经越来越难实现。

0 阅读:77

猜你喜欢

治愈系萌主

治愈系萌主

治愈系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