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陈玉仁叛变,供出了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王世英,王世英察觉到异常后,就要转移时,特务头子史济美却突然登门拜访!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的上海滩笼罩在白色恐怖中,国民党特务四处搜捕共产党人,那个阴雨绵绵的午后,陈玉仁的叛变像一颗炸弹在地下党组织内部引爆。
这个曾经并肩作战的同志,在严刑拷打下供出了潜伏在敌人心脏的王世英,消息传到王世英耳中时,窗外的梧桐叶正沙沙作响,他立即意识到租界的小阁楼已经不再安全。
王世英1905年出生在山西洪洞一个书香门第,太原国民师范的求学经历让他早早接触到进步思想。
1924年刚满19岁就投身革命,次年成为黄埔四期步兵科最年轻的学员之一,在周恩来亲自指导下,这个山西小伙迅速成长为隐蔽战线的骨干。
从广州东征到上海地下工作,他总能在最危险的地方打开局面。
此刻书桌上的台灯映照着未烧完的文件,王世英正指挥妻子收拾电台,突然响起的敲门声让空气瞬间凝固。
特务头子史济美带着六个便衣站在门外,这个号称"阎罗王"的淞沪警备司令部侦缉处长亲自出马,说明敌人已经掌握重要情报。
王世英透过门缝看到史济美阴鸷的笑容,右手悄悄摸向大衣口袋里的勃朗宁,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楼下传来法国巡捕的哨声,原来他早安排房东太太在危急时报警。
趁着特务分神的空档,王世英从后窗顺着排水管滑下,消失在错综复杂的弄堂里,这场惊心动魄的脱险背后,是王世英多年地下工作锤炼出的敏锐。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他在南京建立秘密交通站,用中药铺掌柜的身份掩护,三次躲过军统搜查。
1931年顾顺章叛变导致中央特科重组,正是王世英冒险潜入敌营,从内部获取了叛徒名单。
他发明的"三线工作法"后来成为情报系统经典准则,第一线公开身份要干净,第二线联络人单线联系,第三线预备转移方案。
脱险后的王世英没有立即撤离上海,反而利用敌人思维盲区,在法租界最热闹的霞飞路继续活动。
他扮成古董商人,把情报藏在青铜器纹路里传递,直到三个月后中央下令调往天津,他才化妆成贩盐商人搭乘英国商船离开。
这段经历在1983年解放军出版社的《隐蔽战线风云录》中有详细记载,时任国家安全部部长凌云评价这是"刀尖上跳舞的经典案例"。
回望王世英的革命生涯,从黄埔军校到晋绥边区,每个关键节点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1936年他单枪匹马潜入西安,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立下汗马功劳,解放战争期间又成功策反多支国民党部队。
在国家安全部2005年公开的档案中,特别提到他创立的"敌营十八守则",第一条就是"永远准备两套逃生方案"。
如今在山西洪洞县革命纪念馆,王世英穿过的灰布长衫静静陈列在玻璃柜里,衣领内侧用密写药水画着上海租界地图,那些蜿蜒的线条仿佛在诉说当年的惊心动魄。
站在展柜前,似乎还能听见他对年轻情报员们的叮嘱:"真正的潜伏不是藏起来,而是站在敌人面前,他却认不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