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新婚不久的杨绛和钱钟书回婆家,可是刚进门,公公竟然对杨绛说:“跪下!”杨绛愣了几秒钟后,乖乖地跪下了……
杨绛和钱钟书在清华大学相遇时便情投意合。
1935年夏天他们在苏州结为夫妻。婚后准备前往英国留学。出发前新娘子按规矩得回趟婆家。
谁承想刚踏进钱家大门。杨绛就听见公公钱基博突然喊了声"跪下"。
这个在开明家庭长大的姑娘心里咯噔一下。到底是没经历过这种老规矩。但也就愣了几秒钟工夫。杨绛撩起旗袍就跪了下去。
早先在清华园里。杨绛是出了名的大家闺秀。说亲的人都排着队上门。
可她一个都瞧不上眼。再说钱钟书。整天埋在书堆里。压根分不出心思瞅姑娘。
两个顶聪明的人偏生看对了眼。钱钟书那会儿是出了名的心高气傲。嘴里常念叨清华没人能教他。
杨绛生在江南水乡。骨子里却是个极有主意的。两个明白人撞在一起倒成了天造地设的一对。
那天跪完公婆。杨绛心里不是滋味。可回家路上看着身旁的丈夫。
就都释然了。她自己这么说:爱这个男人就不能让他两头难做。后来到了国外念书。
回国又在上海落了脚。杨绛始终记着婆家的规矩。平时学校教书忙得脚不沾地。
隔三差五还得往婆家跑。哪怕就待一袋烟工夫也要赶过去露个脸。钱钟书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对媳妇是既心疼又佩服。
婆媳之间从来不是掏心掏肺的亲近。可杨绛懂得把火候拿捏准。该走动的时候绝不偷懒。
应尽的礼数半点不差。面上总是客客气气的。别人问起处世的窍门。
她倒讲得实在:婆母待见不待见那是人家的事。照顾婆婆终老是本分。
要是当婆婆的处处刁难。那也别怨媳妇生分。这里头无非讲究个"情分"二字。
日子像流水似的过去。1997年他们的独女钱瑗撒手人寰。转过年来钱钟书也跟着走了。
接连折了亲人就像掏空了心。可杨绛照旧把书稿收拾整齐。每天雷打不动地伏案工作。
2011年百岁老人被查出心衰。搁旁人早该卧床休养。她偏生把医院的管子全拔了。
说什么都要搬回三里河寓所。就在临街的旧书桌前又译又写五个春秋。
2016年5月25日清早。北京协和医院的值班护士推开病房门。
见老人家睡得安详。晨光透过窗帘洒在枕边的《洗澡》手稿上。
一百零五载的传奇人生就这么静悄悄地收了尾。如今人们逛书店还能见到那些淡绿封面的文集。翻开看字里行间透着明白劲。就像从前那个撩袍跪地的姑娘。懂得弯腰时护住自个儿的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