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一15岁少年在送情报途中,不幸遇到两只饿狼,可他刚躲到树上,一队日本

近史风云录本人 2025-07-29 14:59:17

1939年,一15岁少年在送情报途中,不幸遇到两只饿狼,可他刚躲到树上,一队日本兵迎面走来,少年心想:“今天活不成了…”

1939年初春,河北战事吃紧。

李成二,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此刻成了关乎一支队伍命运的关键。

他是河北人,两年前,家里遭遇日军毒手,几乎没剩下什么亲人了。

怀着满腔仇恨,年仅十三岁的李成二找到部队要参军杀敌。

部队领导看他年纪实在太小,怕他扛不住前线的惨烈,想让他留在安全些的后勤。

但李成二铁了心,不怕死,就想亲手打鬼子。

领导挺感动,可还是没答应他去前线,转而安排他去送情报,这也是很危险的工作。

李成二很机灵,跟着前辈学了不久,就能独自完成任务了。

他还和一帮年纪差不多的小伙伴,一起悄悄地破坏过敌人的道路,烧掉过敌人的粮食仓库。

他们这些娃娃兵的行动,让日军挺头疼,但鬼子根本没想到是孩子们干的。

那年春天,紧急情报传回李成二所在的部队:一股日军正谋划偷袭河一根据地。

那时根据地力量很弱,伤员不少。

真让鬼子摸到门口,后果不敢想。

必须立刻把消息送出去,请附近的大部队火速增援。

可眼下外面日伪军活动频繁,封锁线一道道,送信任务九死一生。

李成二二话没说,主动接下了这重担。

他清楚这趟路的凶险,但没半点犹豫。

为抢时间,李成二一路狂奔,专挑人迹罕至的山路。

脚上很快磨出了血泡,他咬牙忍着,一步不敢停。

谁知走到一半,路旁的动静让他猛地刹住了脚——前方不远,一前一后堵过来两头饿狼,眼冒绿光。

李成二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要是被狼咬死了,情报送不出去,那才真坏了大事。

他立马掉头就跑。

饿狼嚎叫着紧追不舍。

幸亏旁边有棵老树,李成二使出浑身力气爬了上去。

他刚上树,饿狼就冲到树下,仰着头,死死地盯着他,口水直流。

李成二心里急得像着了火,盼着狼赶紧走开。

在树上多耗一刻,碰上日伪军的风险就多一分。

可狼也饿极了,硬是围着树打转,守了一整夜,直到天边泛白。

李成二在冰冷的树干上熬着,累得快撑不住,但丝毫不敢合眼。

天色微明时,远处杂乱的脚步声和叽里咕噜的人声让他全身汗毛都竖起来了——一小队巡山的日本兵,正朝这个方向过来!

树底下有狼,远处来了兵,李成二心里咯噔一下:这下真的完了!情报怎么办?

他手心全是冷汗。

就在这要命的当口,“轰隆!”“轰隆!”几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突然炸开了!

爆炸的地方,正是那队鬼子兵走过来的方向。

居高临下,李成二看得清楚:十几个日本兵被炸得血肉横飞,没一个能再站起来。

树下的两头饿狼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吓破了胆,呜咽一声,夹着尾巴没命地逃进了山林深处。

原来是这伙鬼子自己撞上了抗日队伍早些日子偷偷埋下的地雷。

李成二来不及多庆幸,瞅准时机,哧溜一下滑下树,朝着大部队的方向拼命奔去。

总算在敌人动手之前,把情报送到了指挥员手里。

大部队接到警报,立刻开拔,星夜兼程急行军。

他们赶路比日本兵还快一步,先到了河一根据地外围。

战士们立刻熟悉地形,布置好了埋伏。

等那伙来偷袭的日军按计划懵懵懂懂撞进来,正好掉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

这场伏击打得干脆利落,鬼子被打得晕头转向,损失了不少人马。

根据地的伤员们安然无恙,还打退了敌人的偷袭。

李成二这次真是立了大功。

部队公开表扬了他,还奖励了他一把缴获来的手枪。

在那烽火连天的艰苦岁月里,像李成二这样的小英雄有很多。

他们年纪不大,但那份智勇,那份担当,确确实实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出了力。

孩子们都能挺身而出,这正是国人的骨气。

后来,李成二在部队里迅速成长。

他从一个送信的娃娃兵,慢慢历练成了一名能打仗的勇敢战士。

不过不幸的是,在那样的年月,活着比牺牲更考验运气。

抗日战争后期,在河北境内一次和敌人的正面交锋里,李成二被日寇的子弹击中要害,流血过多,没能撑过去。

乡亲们都说那树下的狼和踩了地雷的鬼子兵,都是冥冥中的天意,帮了李成二一把,也帮了河一那一带的乡亲。

老话说,“天道酬勤”,更酬义。

这个年轻的生命,如同一颗划过黑夜的流星,短暂却明亮。

他在生死关头展现出的那种硬骨头精神,就是那股子支撑着大伙儿闯过抗战八年难关的底气。

像李成二这样的少年英雄,当年可不是个把个。

无数个“小八路”、“小英雄”,在各自的战场上贡献着自己的那份小力量。

老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这些少年的勇气和牺牲,和其他千千万万的付出一起,把那些年烧得格外艰难的战火,最终硬生生压了下去。

国家走过那段艰难的岁月,走到今天,也正是依靠这种代代相传的不服输、不退让的精神。

0 阅读:59
近史风云录本人

近史风云录本人

传播中华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