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年,蜀汉名将魏延含冤被杀,消息传到魏国,司马懿哈哈大笑,对众将道:“诸葛亮

断代史鉴 2025-07-29 09:31:09

234年,蜀汉名将魏延含冤被杀,消息传到魏国,司马懿哈哈大笑,对众将道:“诸葛亮聪明一世却识人不明,如此勇猛大将竟被害死,我看蜀国气运已尽了!”说罢与众将通宵达旦痛饮,彻底放心了。 司马懿自以为看透了蜀国的命运,一口咬定诸葛亮用人不当就完蛋了,这念头太天真了。您想想,诸葛亮是谁?那是神机妙算的智者,他安排魏延去守汉中,本身就是一步险棋。魏延是猛将不假,可性子火爆得跟炮仗似的,动不动就乱来。 那年魏延和杨仪闹矛盾,诸葛亮早料到会有冲突,故意安排平衡,就是想用他的勇猛打压敌人。结果魏延自己玩脱了,被人冤枉谋反,搞得惨死。这事儿算诸葛亮失手吗?我看未必。诸葛亮用兵如神,没准就是想借此警示其他将领:忠义比勇猛更重要。司马懿一口一个“识人不明”,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自个儿在魏国搞权斗时,没少坑自己人呢! 话说回来,蜀国的日子没想象中那么糟。魏延死了,诸葛亮去世没多久,蜀汉还撑着三十年呢!到263年才被灭。那会儿有姜维接班,小子年纪不大但脑袋瓜够用,学诸葛亮那一套玩北伐,硬是把魏军拖得团团转。司马懿笑话人家气运尽了,结果自家在曹爽事件里差点内爆。这不是搞笑吗?历史书上白纸黑字写着,诸葛亮死后的蜀汉,内部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粮草充足得很。234年那会儿,魏国东有东吴虎视眈眈,西有羌族添乱,自个儿都顾不过来。司马懿痛饮一晚就高枕无忧?哼,没过几年他儿子司马师就玩起篡权把戏,魏国自个儿乱成一锅粥。这事儿让我想起那句老话:乌鸦别笑猪黑——都是半斤八两啊! 再看司马懿的嘲笑,表面上得意,骨子里暴露了他的短视。他以为魏延一死,蜀国再无良将,可事实打脸啪啪响。姜维带着老黄忠的儿子啥的,照样在祁山战场蹦跶。司马懿那通宵痛饮的场面,听着潇洒,实则透着一股恐惧。为啥?诸葛亮活着时,司马懿挨了多少揍?吓得不敢硬拼。如今听说诸葛亮的人出了岔子,就跟买彩票中了似的。 但历史证明,靠别人倒霉来自嗨,早晚轮到自个儿倒楣。诸葛亮用人虽有小失,可整体布局稳如泰山——人家留下个稳固的后方,比魏国那一票内讧强多了。司马懿聪明一世,也犯糊涂:以为蜀汉弱了就能吃定对方,结果到死都没能吞并蜀国一根毛。 当然啦,这事儿得跳出个人恩怨看大局。三国时代本就是大鱼吃小鱼的戏码,可司马懿的预言太扯了。他说蜀国气运尽?笑话!真尽了的话,234年后北伐咋还打了十几场?姜维带兵时,魏军被拖得精疲力尽。 反倒是司马懿一家子,后来篡位建晋,却搞出八王之乱,直接毁了王朝。咱们回头想想,蜀国的韧性哪是一将之死就能磨灭的?诸葛亮在世时布下的根基——什么屯田制度、地方治理——让蜀汉能喘几十年气儿。司马懿光盯着魏延这人看问题,却忽略整体国力。聪明人有时也犯轴:眼光全放敌人身上,忘了自己的漏洞。 话说到这份儿上,我觉着司马懿那段狂笑更像是自我安慰。现实残酷:蜀汉虽弱却没垮,魏国内斗不断。诸葛亮死了,留下的是个能扛得住的文化骨架;司马懿呢?留下的是个加速灭亡的权谋家族。 #三国史实剖析# #司马懿# #蜀汉之灭# #三国历史#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断代史鉴

断代史鉴

分朝代深挖中国史,从先秦到民国,每期一个断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