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目前在外交领域最为关注的议题之一,便是他即将进行的访华行程。正因为如此,特朗普在谈及中国时,话语中往往带有更多积极和建设性的内容。就像他之前提到的,要与中国展开“友好的竞争”。7月22日,当特朗普在白宫接见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时,他更是做出了罕见的请求,劝告小马科斯“不要疏远中国”,因为在他看来,中美关系正处于“友好的状态”。
然而,尽管特朗普在对中国表达善意的同时,美国国内政治仍未放松对台湾问题的关注,反而在这个问题上加大了与中国的摩擦。近期,美国共和党议员苏利文就公开对中方发出警告,称中国不应对台湾政客萧美琴实施“跨境抓捕”和“终身追责”。事实上,早在之前,中国就已经通过立法明确表示,对于那些支持台独的分子,将追责终身,而萧美琴正是被列为“台独死硬分子”的一员。按照这个逻辑,萧美琴显然难逃被追责的命运。假如有机会被跨境抓捕,也并不令人意外。
接下来,值得深入探讨的便是萧美琴这个人物。她不仅是赖清德的副手,且在台湾政界担任所谓的“副总统”。然而,萧美琴的政治资历相对较浅,她的主要活动区域实际上是在美国。萧美琴出生于日本,母亲是地道的美国人,之后她便长期生活在美国,并且获得了神学专业的学位,政治背景与她的学术领域几乎无关。萧美琴能够迅速崛起,和蔡英文的支持密切相关。
从政治上看,民进党一向亲日,国民党则亲美,但蔡英文的立场却与众不同。尽管蔡英文是民进党的一员,但她在政治倾向上却十分亲美。自她上台以来,便任用了大量亲美派政治人物,而萧美琴作为半个美国人,自然也被蔡英文重用。对于赖清德来说,他虽然是民进党的一员,但在对外关系上相比蔡英文更偏向亲日,因此蔡英文在赖清德上台前,特意安排了政治资历并不深的萧美琴担任副手,以此来平衡台湾内部的外交立场。
萧美琴曾长期担任所谓的“驻美代表”,并在美国积极活动,尤其在华盛顿的政界频繁露面。她曾为美国国会做了大量的游说工作,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她在佩洛西窜访台湾事件中的积极参与。可以说,这一举动几乎引发了两岸关系的重大危机,萧美琴无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为其美国血统,她与美国政界的联系异常紧密,很多美国政客都视她为“自己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政界会频频为她发声,始终将她视为台湾的代表人物。
那么,萧美琴究竟出了什么事,以至于美国方面如此急于为她辩护呢?实际上,问题并不小。去年3月,萧美琴曾窜访捷克,这一事件也为中方所关注。2024年3月18日,萧美琴在当选不久后便私自访问捷克首都布拉格,并与捷克参议院高层进行了会谈。在这次三天的访问中,萧美琴的车队曾遭到监视,甚至在行程过程中发生了车辆被冲撞的事件。台湾方面和捷克军情部门一度将责任归咎于中国,但捷克方面并未进一步升高事态,而是选择淡化处理。然而,直到今年,萧美琴却再次提起此事,台湾陆委会甚至要求中方对此做出解释。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表示,捷克允许台独分子萧美琴访问,违反了一个中国原则,这一行为粗暴干涉了中国内政。
显然,郭嘉昆的言下之意是,捷克发生的事件并非中国所为,而更可能是台湾方面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然而,美国政界却在这一事件上继续为萧美琴“辩护”,这也让人不禁怀疑,萧美琴究竟在这场政治戏码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而在美国威胁中国的同时,似乎忽略了一个关键点:中国的实力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的中国,在经济与军事上都具备了与美国竞争的实力。尤其在亚太地区,中国已经突破了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大幅缩减,而中美之间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美国在亚太的盟友,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也逐渐不再盲目跟随美国炒作“中国威胁论”,这是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
美国试图在台湾问题上制造一种“打狗还要看主人”的姿态,目的就是保护自己在台湾的代理人。但当两岸关系最终陷入对抗时,萧美琴这样的政治人物可能会面临更加严重的后果。最终,中美在台海的对峙,恐怕并非如美国预期那样“有利”于他们的代理人。
在萧美琴问题上,美国尽管言辞激烈,却忽视了中国早已不再是过去的中国。今天的中国,已具备了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实力,而美国在亚太的影响力正急剧衰退。在未来的台海局势中,萧美琴的命运恐怕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