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川军师长范绍增无意间发现小妾与校长有私情,没想到这个“哈儿”师长却一

万物知识局 2025-07-28 10:41:51

1935年,川军师长范绍增无意间发现小妾与校长有私情,没想到这个“哈儿”师长却一点都不恼火,不仅大摆宴席处理此事,还送他们一份大礼。   1935年,重庆城里办了一场婚宴,主人是川军第四师师长范绍增,婚宴的主角不是他自己,也不是哪位将门之后,而是一对关系特殊的新郎新娘。   新郎是开明学校的校长王世均,新娘是范绍增曾经的姨太太紫菊,消息传出,宾客纷纷到场,大家都不明白,堂堂师长为何为一位昔日妾室和一位地方校长亲自张罗婚事,还摆下如此大的场面。   范绍增生于1894年,是四川大竹县清河场人,自小顽皮,不喜读书,祖父用竹板督促他识字也无济于事,他常溜出家门,到茶馆听人讲《水浒传》,看江湖艺人表演。   辛亥革命那年,他才十七岁,便投身于当地同盟会袍哥组织,参与地方武装起义,还在一次夜袭中带人缴获了敌军哨卡的二十条汉阳造步枪,这是他军事生涯的开始。   从此,范绍增辗转各地,经历川内军阀混战,一步步成为川军中的一员重要将领,他在刘湘麾下时表现突出,指挥作战果断有力,部队作风也颇为严谨。   1931年,军阀刘文辉欲拉拢他,送来五十万大洋,他非但没有倒戈,反而将这笔巨款交给刘湘,并提议购置武器,这些军火在抗战爆发后派上了用场,成为他抗击日军的重要力量。   范绍增的私生活也颇为引人注目,他修建了一座范庄,供众多姨太太居住生活,紫菊是其中之一,年纪不大,聪慧好学,在他的允许下被送去重庆的学校读书。   她在课堂之外喜爱诗词,对文学有浓厚兴趣,在学校里,她结识了青年校长王世均,两人因志趣相投产生感情,这段关系持续了两年,起初并不为人知晓。   范绍增对府中事务一向掌控严格,军中事务更是亲力亲为,他察觉紫菊行为异样后,私下派人调查,确认了她与王世均之间的往来。   这一消息原本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以军人身份论,他的威严不容挑战;以传统伦理说,小妾的私通更是不可原谅。   当时王世均的母亲亲自赶到范宅,披麻戴孝,伏地求情,她表示儿子并无不敬之意,只是与紫菊真心相爱,请求师长成全。   范绍增见王母年迈,听其言语恳切,久久不语,又过几日,他忽然下令在重庆“努力餐”饭店设宴,广邀宾朋,大家以为他要公开处置这件事,纷纷前来观礼。   婚宴当天,厅堂布置一新,范绍增身着白绸汗褂,端坐主位,一旁是紫菊的亲属,另一侧是王世均母子,宴席间宾客低声议论,无人敢妄言此事真相。   酒过三巡,范绍增宣布,这场宴席是为王世均和紫菊而设,他已认二人为干亲,并赠五千大洋作为新婚贺礼,宾客面面相觑,旋即有人鼓掌祝贺,事情就这样落定。   宴席结束后,王家带走紫菊正式成婚,范绍增没有再提及往事,据他的副官回忆,婚宴那天,他特意让厨房做了紫菊爱吃的醪糟汤圆,还在王世均的衣袋里塞了一张纸条,上写“善待我女”。   他没有发怒,也没有惩罚任何人,而是用一种体面的方式处理了一个本可闹得沸沸扬扬的私情事件。   这件事在当时传为佳话,有人说范绍增是“哈儿”,心宽体胖,不计小节;也有人说他是大智若愚,借此成全有情人,也保住了自己的面子和军中稳定。   数年后抗战全面爆发,范绍增率部出川,在多个战场与日军交战,他曾用土制炸药摧毁日军坦克,在浙江山区发明竹篾捆手榴弹的集束战法,还曾在江西伏击日军联队,缴获敌军作战文件。   1949年,范绍增在渠县起义,部队两万余人接受和平改编,他主动交出花名册与武器清单,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安排在河南省体委任职二十余年,踏实工作,无任何越矩之事。   2005年出版的《范绍增回忆录》对此事有简要记载,晚年的他生活朴素,常与老友谈及旧事,对电视剧中贬损川军的内容极为反感。   他的儿子范之维回忆,父亲最常念的一句话是“大智若愚”,这四字后来被写入大竹县纪念馆的展墙之上,字迹歪斜,却直指本心,范绍增的这场婚宴没有留下骂名,反而成为他一生智慧与气度的象征。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重庆文史资料》1987年第12期 《解放军报》1995年8月15日刊

0 阅读:89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