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战士李陶雄为救战友牺牲,遗体在转移的途中,竟两次从车上滑落,护士郑英

薄荷猫少女 2025-07-27 15:00:13

1984年,战士李陶雄为救战友牺牲,遗体在转移的途中,竟两次从车上滑落,护士郑英发现异常,决定查看棺袋,却忽然发现——他的眼睛合不拢,身体是软的,还有余温!昏迷78天的他竟然奇迹般的活了过来。 李陶雄要从1979年我国被迫打响的那场对越反击战说起。 1979年2月17日凌晨,天还没亮呢,南疆边境却亮如白昼。 广西、云南两条战线同时发起冲锋。炮弹呼啸着飞过去,落地炸出火光一片。 当时云南方向,老街这地方越军还以为可以守很久,结果没两天,我军直接把老街揍趴下了。 广西这边则三路并进,迅速突破谅山。越军大本营眼看就要门口失火,赶紧调兵来救,可惜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 说句实话,中国军队不是好战,但也不是好欺负。 你越南当初和美国打仗,是谁帮你?中国派了多少人、援助了多少钱、提供了多少枪? 你倒好,仗一打完,转脸就对中国拳打脚踢,三天两头欺辱侵犯我国边境,欺辱我国百姓。 中国在多次劝说无果下,决定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 我军这次反击,目标清晰——打痛你、打醒你、打服你,但不多占你一寸地。 到3月16日,我军完成任务,撤回国内。 本来以为1979年打完就结束了,可越军这边不死心,三天两头往边境挑衅,不是越线放火,就是偷袭哨所,还动不动派个连长带队来“练练胆”。 中国当然不会一味忍着。1984年,老山、者阴山两大要地成了中越交锋的主战场。 1984年5月9日,老山战役正打得热火朝天,越军来回冲,我军寸土不让,阵地上炮火不断,地雷连片,子弹就跟雨点一样下。 就在这一天,李陶雄带着班里的几个兵正在阵地前沿执行任务,突然“轰隆”一声巨响,一颗敌人的炮弹在他们身边炸开了! 李陶雄反应快,一把推开战友,自己却被炸得浑身血肉模糊,眼睛也炸伤了,一下子就失去了知觉。 现场一看,全身血、没脉搏,赶紧往后方运送。 没两天,部队就给他发了烈士证书和二等功的荣誉证书,遗体直接送去龙州下冻烈士陵园准备安葬。 李家老父亲悲痛欲绝,亲自去给儿子上坟,洒了酒,儿子这一走,再也回不来了……谁能想到,78天后,李陶雄奇迹般的活了过来。 1984年7月的一天,李陶雄的遗体被转到后方安葬,医护人员将其遗体装上车后就准备发车。车还没走多远,袋子掉下来了。 当时还没人觉得奇怪,以为没绑紧,再装回去。可车再一走,一下又掉了。 郑英,一个年轻的护士,看着这个反常的事儿,一下子警觉了起来。 她蹲下身子打开塑料袋一看,那个原本已经被宣判牺牲的李陶雄,眼睛没闭上,脸上还有温度,身子是软的,还有余温。 意识到人还活着,郑英赶紧叫来医生,医护人员火速抢救,立马输血2500CC,直升飞机紧急起飞,将李陶雄送往南宁303医院继续抢救。 要知道,李陶雄全身上下100多块弹片,其中20块还卡在肝、肾、胆旁边,动不得;左眼彻底失明,右眼只剩下0.5视力。 在没有打麻药的情况下,他靠咬牙硬挺让医生把腿保住了。一刀一刀地取弹片,他连眉毛都不皱一下。 整个救治过程,动了50多次手术,取出了56块弹片,剩下的一直留在体内。身上的伤,以及体内的弹片,就是他一辈子的战功章。 李陶雄的“死而复生”,不仅是个人意志的体现,更是整个国家意志和军队信仰的缩影。 如果不是护士郑英细心察觉,生命就可能在塑料袋中悄悄走完;如果不是部队不惜代价派直升机送医,生命可能中途夭折;如果不是七所军医大学、几十位专家齐上阵,全程特护,他恐怕真就成了烈士墙上的一个名字。 是的,这一切,靠的不是奇迹,而是一整套军人生命保护机制在背后全力运转;靠的是一个信念: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全力抢救每一个战士的生命。 几十年过去了,李陶雄已经成为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兵,每每想到当年在战场的事情,他仍记忆犹新。 面对所有人将其视为英雄,他从不这么认为,于他而言,比起牺牲的战友,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已经是很好了。 一句话,让所有人热泪盈眶。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把子弹挡在了身前。 参考信源:

0 阅读:0
薄荷猫少女

薄荷猫少女

思念是无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