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烧烤的天塌了,据说他们用的料根本不是孜然粉,我说嘛,孜然粉那么贵,他们在烤串的时候怎么那么舍得往上面撒啊,原来都是赝品。 深夜的烧烤摊旁,摊主老王正往滋滋冒油的肉串上撒调料,金黄的粉末落下时,几片麦麸皮飘了出来,他捏起一撮搓了搓,指腹传来像磨砂纸一样的粗粝感。 "这咋看着像家里猪圈的饲料?"这个疑惑没搁几天,就被一份检测报告证实,某网红烧烤料里掺的根本不是香料,而是猪饲料常用的麸皮和稻壳。 与此同时,老李头一家刚吃完烧烤就遭了罪,全家上吐下泻不说,小孙子身上还起了大片荨麻疹,医院检查后说是麸质过敏。 老李头拿着化验单犯嘀咕,"咱家烧烤从没放麦子,咋会过敏?"直到新闻曝光他才明白,是买的网红烧烤料里藏了猫腻。 菜市场卖香料的张婶听说这事直撇嘴,她自家磨的五香粉连花椒梗都筛得干干净净,"现在倒好,直接往人吃的调料里拌猪食"。 这些问题调料能卖爆,离不开直播间里的卖力吆喝,"家人们看清楚,九块九发八包,芝麻花生孜然粒都看得见!"主播举着调料包展示,屏幕上"实惠""划算"的弹幕刷个不停。 没人注意到配料表第三行藏着"小麦次粉"四个小字,这在饲料厂叫麸皮,在面粉厂是下脚料,到了调料包里却成了"蓬松担当"。 更离谱的是,事件曝光后,涉事品牌还在超市搞"买五送一"促销,包装上"农家手工"的金字闪闪发亮,不少消费者照样往购物篮里放。 为啥要往调料里加麸皮?业内人士道出了真相,这叫"填充术"。用麸皮替代孜然、芝麻,每吨成本能省下两千多,卖得越多赚得越狠。 面对曝光,涉事企业甩出来的声明更让人哭笑不得,"代工厂个别员工擅自加了食品级小麦次粉,为了提升蓬松度。"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几百万包的爆款调料,哪是一个员工能随便改配方的?再说调料要"蓬松度"干啥?难不成是要撒向天空表演天女散花? 这些藏在调料里的麸皮,可不是小事,麸皮里的麸质对特定人群来说就是"隐形杀手",乳糜泻患者吃了可能引发肠道损伤,麸质不耐受的人会腹胀腹泻,有胃炎的人吃了,粗糙的麸皮就像砂纸摩擦肠胃。 尤其是孩子和孕妇,孩子免疫系统没长好,孕妇体质敏感,不知不觉吃了含麸质的调料,后果不堪设想。 就算企业说加的是"食品级"原料,也改不了配料表隐瞒成分的事实,更消不掉已经流到千家万户的隐患。 让人揪心的是,网上还有不少"宽容"的声音,"猪饲料总比添加剂健康吧""九块九还想咋地,吃不死人就行",这些话听着"乐观",实则是在拉低食品安全的底线。 食品安全从来不是小事,直接连着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要是连撒在食物上的调料都能掺假,那咱们还能放心吃啥?这种"比烂"的心态,其实是在纵容商家为了赚钱偷工减料。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类事不是头一回发生,之前有糟头肉冒充精品五花,有饮料顶着酸奶名头卖糖水,每次曝光后,商家都是一套固定流程,鞠躬道歉、甩锅给临时工、说要整改,风头过了该咋卖还咋卖。 这次烧烤料事件里,涉事企业也说要"整改后重新上架",可消费者心里的疙瘩哪那么容易解开? 要堵住这类漏洞,光靠消费者警惕不够,市场监管部门得把日常检查做扎实,发现违法违规就严肃查处,电商平台和超市得把好关,别让问题产品随便上架。 咱们消费者买东西时也得多留心,看看配料表,发现不对劲就及时反映。毕竟,食品安全这根弦,谁都不能松。 烟火气里的烧烤本是件开心事,可藏在调料里的猫腻,却让这份开心变了味。 希望这场风波能让更多人明白,食品安全没有"差不多",只有"实打实",这不仅是商家的责任,更是所有人的牵挂。
一夜之间,烧烤的天塌了,据说他们用的料根本不是孜然粉,我说嘛,孜然粉那么贵,他们
宋洁谈天说地
2025-07-25 14:01:04
0
阅读:745
用户10xxx38
生产线员工凭空变出麦麸来代替孜然和花生等正常调料?
用户12xxx01
“网红”一词都成贬义词了!这事闹的……
老妖
这类事千万别网上曝光,因为曝光的结果是更多奸商学会了这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