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测试懂车帝这波辅助驾驶测试,不管有没有什么暗戳戳的套路,反正先给它鼓个掌—

怜寒评汽车啦 2025-07-24 16:14:49

懂车帝测试懂车帝这波辅助驾驶测试,不管有没有什么暗戳戳的套路,反正先给它鼓个掌——单看这36辆车的测试规模、高速施工/夜间维修区这些复杂场景的搭建,还有实打实的碰撞强度,背后砸的钱、耗的精力,绝对不是小团队能扛下来的。内容团队确实努力,这也是大平台的价值。这次貌似背书也不错,每个品牌应该都会比较服。但自动驾驶测试这种东西,本来也有很多人力带来的干扰和误差,以及不可控的环境条件。所以大家还是要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你看到的东西。

为啥说它难得?现在行业里聊辅助驾驶评测,尤其多品牌对比,简直像碰禁区——一说测试就被质疑“动机不纯”,一提问题就被说“不专业”。可现实里的交通事故,哪有什么“规范场景”?维修区突然窜出的锥桶、夜间强光下的货车,全是随机突发的。懂车帝敢把这些“不体面”的真实场景搬上台面,逼着行业直面问题,这种打破沉默的勇气,比测试结果本身更有价值。毕竟,遮遮掩掩解决不了问题,敢聊敢测才能让行业往前走。

反正这一波,带的节奏是AES基本被判定为小丑。有了反而更不智能了。但这测试因为车距和速度有些出入,争议也很大。

但话说回来,测试结果本身给咱敲的警钟,得往心里去。看完你就会明白:甭管车企吹得多神,辅助驾驶现在压根没“绝对安全”这回事。雷达多的未必比雷达少的靠谱,贵的车可能比便宜的更“疯狂”——就像那台120时速硬贴50米跟车的,跟它的品牌、价格真没关系,只跟算法里藏的“野路子”有关。这时候咱就得拎清:“辅助”俩字是底线,永远不能把方向盘的主动权全交出去。

测试里多少场景,系统突然“懵圈”的时候,全靠驾驶员踩一脚刹车救回来?所以啊,别觉得有了辅助驾驶就不用练车了——基础的控车能力、对危险的预判力,才是保命的底牌。就像老司机常说的“系统是副驾,你才是主驾”,这话现在听着,是不是更有分量了?

不过我们也得拎着点理性,别看完测试就慌了神。有人说“这辅助驾驶太危险,不如全禁了”,这话真偏激。日常通勤里,辅助驾驶在畅通路段的跟车、车道保持,确实能减轻不少疲劳,通行效率是实实在在提升的。汽车行业不是没走过弯路——当年ABS刚出来时,有人怕“刹车失灵”;ESP普及前,也有人觉得“多余”,后来不都成了安全标配?要是现在因为测试里的问题就一竿子打死,搞不好几年后回头看,又是一场“矫枉过正”。

更别把矛头对准单个品牌。测试里表现好的,未必下次还稳;这次拉胯的,也可能通过数据优化改进。行业发展哪有一帆风顺的?谁家的算法没踩过坑?关键是能不能从这些“疯狂”和“未知”里,找到改进的方向——比如给系统加个“法规紧箍咒”,让它别再违法跟车;比如车企公开数据筛选标准,别让“野路子驾驶数据”带歪了算法。

说到底,这测试三个收获:

1. 大平台就该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用真金白银搭场景,逼着行业不装睡,这才是对消费者负责;

2. 再智能的系统,也顶不上你自己看路抓好方向盘的警惕性——“人车共驾”不是口号,是保命的规矩;

3. 骂品牌、喊禁停都容易,难的是带着问题往前跑——既不纵容系统的“疯狂”,也不扼杀技术的进步,这才是对辅助驾驶最该有的态度。

然后这次的一些引战点,几个能吵到掀桌子的话题,直接摆出来掰扯一下:

1. “纯视觉方案就是车企省钱的幌子,多雷达才是真安全”——这话到底对不对?

测试里特斯拉纯视觉表现算稳,但也有场景掉链子;问界堆了4颗激光雷达,照样在夜间擦挂货车。有人说“雷达多就是智商税”,有人骂“纯视觉是赌命”,到底是硬件堆料更靠谱,还是算法优化能逆天改命?

2. 车企宣传时吹的“智能”,出事了就甩锅“辅助”,这算不算“间接谋杀”的帮凶?

那台120时速硬贴50米跟车的,广告里肯定不会说“我敢违法跟车”;那些强行并线的,宣传时只提“丝滑绕行”。有人觉得“用户该自己看说明书”,有人怒喷“车企故意模糊边界就是犯罪”,这锅到底该谁背?

3. 这种公开测试是不是在“拉踩”品牌,反而会让车企不敢创新?

有人夸测试敢说真话,逼行业进步;有人骂“懂车帝故意挑刺,拿个别场景否定整个系统”,甚至说“这样会让车企为了测试成绩,故意优化特定场景,反而忽视真实路况”。到底是测试在促进行业,还是在带歪节奏?

4. 如果辅助驾驶让人类慢慢忘了怎么开车,未来系统一旦集体失灵,是不是等于集体“裸奔”?

测试里多少场景靠驾驶员最后一脚刹车救回来?有人说“技能退化是必然,系统会越来越可靠”;有人慌了“哪天系统全崩了,一群不会开车的人堵在路上,就是大型灾难现场”,这“用进废退”的风险,到底值不值得冒?

5. 现在的辅助驾驶事故,法规是不是在“和稀泥”?车企该为算法错误“坐牢”吗?

鲁教授说“模型决策不可解释”,那万一算法故意“选择撞卡车保自己”,算谁的错?有人喊“车企必须为算法负刑责,不然永远改不了疯狂”;有人反驳“技术没成熟,法规得给容错空间”,这法律红线到底该划在哪?

这些问题,没标准答案,但吵清楚了,可能比测试结果本身更有价值——毕竟,辅助驾驶的未来,不是车企吹出来的,是技术人员一点点吵明白、守着底线走出来的。

大v聊车

0 阅读:86

评论列表

苦闷的土土

苦闷的土土

2
2025-07-25 06:24

要公平,环境变量一致啊

中医师_吕康乐

中医师_吕康乐

1
2025-07-25 13:21

要严格规范“智驾辅助系统”功能应用…… 严厉打击和执法不规范的行车行为!

叶知秋

叶知秋

1
2025-07-25 04:17

汉奸走狗来解释一下

曾经沧海水

曾经沧海水

1
2025-07-25 14:08

既然这么大阵仗,把静止障碍物换成真车,看它敢暗戳戳拉方向盘不!一切都真,都改成驾驶位无人,我看敢测试的只有华为系,那才叫服众

冯坤明

冯坤明

1
2025-07-25 20:49

不是华为系第一的测试都会被冲,被质疑,先有华为后有天,质疑华为的后果比质疑国家更让某团体难受。

怜寒评汽车啦

怜寒评汽车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