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黄月英大婚,招待完客人,当诸葛亮回到洞房掀开黄月英的红盖头,看到黄月英的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7-24 09:35:24

诸葛亮与黄月英大婚,招待完客人,当诸葛亮回到洞房掀开黄月英的红盖头,看到黄月英的脸后,大吃一惊! 红烛的光漫在黄月英脸上,没什么杂乱的麻子,更没有传说中歪斜的眉眼。她眉峰清秀得像南阳山间的新竹,眼角带着点未褪的羞怯,反而比寻常女子多了几分灵动。诸葛亮手里的红盖头“啪嗒”掉在地上,半天没说出话——他不是失望,是被这反差惊得回不过神。 “先生是不是觉得,被骗了?”黄月英先开了口,指尖绞着衣袖,声音却稳当,“那些说我丑的话,是我让阿父故意传出去的。” 诸葛亮这才缓过神,赶紧捡起草帽似的盖头:“为何要这样做?”他早听说黄家有个女儿,才智过人却容貌不佳,可他求娶时压根没在意——比起皮囊,他更想找个能聊兵法、懂农桑的知己。只是此刻看到眼前人,再想起那些“黄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的传言,实在觉得蹊跷。 黄月英往烛火边挪了挪,烛影把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倒添了几分坦然:“南阳这地方,世家子弟娶亲,眼睛都盯在脸蛋上。我若不把自己说丑点,来提亲的不是看中黄家的名声,就是想找个温顺的花瓶。先生你不一样,你托媒人说‘愿娶黄家女,不问容貌’,我才信你是真心想找个能并肩说话的人。” 她边说边从妆匣里拿出个木盒,打开时里面竟放着几张图纸。有改良的纺车,还有能省力的曲辕犁,图纸边角都被摸得发毛。“你上次在隆中说,‘农桑是国之本,却苦在工具陈旧’,我记着这话,试着改了改农具。”黄月英指着其中一张,“这个木牛流马的雏形,你看看能不能用?” 诸葛亮的目光立刻被图纸吸住了。他原本以为自己求娶的是位“知己”,没想到对方不仅懂他,还把他随口说的话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谋划。他想起刚才在宴席上,有宾客偷偷议论“诸葛亮放着美貌女子不娶,偏要娶个丑女”,那时他只当耳旁风,现在才懂,这场婚事从一开始就是场双向的筛选——黄月英用“丑名”筛掉了浮浅的人,而他用“不问容貌”证明了自己的诚意。 “这些图纸,比金银珠宝珍贵百倍。”诸葛亮拿起一张,指尖划过上面的线条,“只是你就不怕?万一我也是个只看容貌的俗人,你这名声可就真挽不回来了。” 黄月英笑了,烛光在她眼里跳:“我阿父说,诸葛亮常对着地图发呆,能在草庐里算出天下三分,这样的人心里装着山河,不会被皮囊困住。再说了——”她顿了顿,语气里带了点狡黠,“真要是俗人,我大不了婚后把他的书全藏起来,让他天天对着账本算田租。” 那晚两人没说多少儿女情长的话,倒围着图纸聊到了天快亮。黄月英讲她怎么观察蚕农纺线时的难处,诸葛亮就补充兵法里“因地制宜”的道理;诸葛亮说他想改良连弩,黄月英就提醒他“机关要防锈,得用桐油浸过才行”。红烛燃尽时,诸葛亮看着眼前人,突然明白:世人总说“郎才女貌”,可真正能走长远的,从来是“智识相投”。 后来有人问诸葛亮,娶了个“丑女”后悔吗?他总是笑着摇头。那些嘲笑他的人不知道,黄月英设计的木牛流马,后来帮蜀军解决了粮草运输的大难题;她改良的织布机,让蜀锦成了蜀汉重要的财源。更重要的是,每次他在朝堂上被奸臣刁难,回到家总能看到黄月英在灯下画图,见他回来就递上一杯热茶:“别气,咱们想想对策。” 其实黄月英的“丑名”,本就是场对世俗的反击。在那个女子只能靠容貌博取关注的时代,她偏要告诉世人:我有才智,我不需要用脸来证明自己。而诸葛亮的“大吃一惊”,也不是因为美貌,是因为他突然看清了——那些被世人鄙夷的“不完美”,或许正是筛选同类的暗号。 这世上最珍贵的匹配,从来不是旁人眼里的“门当户对”,而是两个灵魂在世俗的杂音里,准确地认出了彼此。就像诸葛亮和黄月英,一个愿放下对容貌的偏见,一个敢用名声做赌注,最终在乱世里,成了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吖

小牧童那小罡吖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