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已经不可能了!3月7日,王毅外长明确表示:从今往后,台湾只能是“中国台湾省”,再也没有中国台北,中华台北这样的模糊名字了。 过去几十年,两岸关系有过一些缓和时期,当时大陆提出和平统一的设想,还说会给台湾高度自治,这种说法在当时确实释放出不少善意,很多人也觉得,这可能是让两岸走到一起的现实路径。 但后来局势变化太快,特别是岛内的一些政治势力不断推动去中国化,试图在身份认同上做文章,与此同时外部力量也在搅局,从各种国际场合插手台海事务,逼得大陆不得不正面回应。 于是大陆发生了态度上的转变,从模糊过渡到清晰,从保留余地到明确表态,这种转变其实反映的是一种战略定力,该说的话说清楚,该亮的底线就要亮出来。 尤其是在外界不断炒作所谓“台湾有国际空间”的时候,越要用统一而清晰的声音,告诉全世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不是可以谈的选项,而是根本的国家立场。 现在再去看那些所谓“中华台北”、“中国台北”这种名词,其实就是历史妥协下的产物,大陆现在选择摒弃这些模糊说法,并不是情绪化行为,而是一种主权叙事的更新,当所有关于台湾的称呼都回归统一表达,也就等于把国家立场清晰地推到了国际舞台上。 这样的表态其实不仅是对台湾,也是对国际社会的一种提示,外部势力过去喜欢拿台湾做筹码说“不支持独立”,同时又在经贸、军事、外交上不断深化与台湾的联系,大陆现在划出清晰红线,就是要打破这种两面做人的空间,谁想在这个问题上走钢丝就得承担相应后果。 过去大陆一度愿意相信和平统一可以靠交流、靠经济纽带慢慢促成,但从这几年岛内社会的变化看,那种温和推动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中,认同感的裂痕越拉越大,大陆再维持原有策略恐怕只是在做无效等待。 同时国际局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国家在大国博弈中把台湾当成棋子,这时候如果还维持含糊不清的政策立场,不仅无助于问题解决,反而可能被误读为态度软弱,所以大陆现在收紧表述,统一话语体系,其实是更主动、更进取的战略调整。 其实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多数人都不希望看到战争,和平的愿望是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问题在于如果和平手段走不通,下一步该怎么走?这是摆在双方面前的现实难题,喊口号没有用,真正的统一要靠实实在在的路径,而这种路径必须是稳的、是长久的、是能真正打动人心的。 所以把台湾称为中国台湾省这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布局,它在告诉岛内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的身份归属,没有模糊地带,这种表达方式也会倒逼岛内思考,究竟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是继续抱着幻想走“渐独”的路线,还是面对现实思考更理性的选择。 当然真正决定台海未来走向的不是某位官员的一句话,也不是哪次军演的阵仗有多大,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老百姓的感受,谁能让普通人生活过得更好、更安心、更有希望,谁才能赢得人心,这是任何政治安排都绕不开的逻辑。 台湾问题不会在短时间内解决,但这次表态说明大陆已经做好了长期准备,也做好了对复杂局势作出强硬回应的思想准备,下一步更多动作也许会逐渐展开,而每一步都会进一步收紧模糊地带,逐步让统一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王毅: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绝无可能。
一位台湾网友提出了一个无比尖锐的问题,“如果两岸之间开战,台湾战败后,台湾士兵的
【1087评论】【2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