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下风雪连天,马家军押着三十多个红军女战士往青海赶路,一个四川口音的士兵低声对何福祥说:“别指望活着进青海,能跑就跑!”
这段历史,是西路军妇女先锋团的悲壮篇章。
1937年,这支由1300多名年轻女性组成的队伍,平均年龄不到20岁,最小的战士仅13岁。
她们并非天生的战士,而是来自天南海北的农家女、学生、童养媳。
为了革命的理想,她们剪掉长发,扛起比自己还高的步枪,踏上了西征。
在梨园口战役中,妇女先锋团主动承担了掩护主力部队向祁连山撤退的任务。
团长王泉媛带领她们剪去长发,换上男装,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慷慨赴难。
子弹打光了,她们就用枪托、大刀、剪刀、木棍、石头与敌人展开殊死的搏斗。
有的赤手空拳抠掉了敌人的眼珠子;有的用嘴咬掉了敌人的耳朵和鼻子;有的干脆抱着敌军滚下悬崖。
她们以血肉之躯与敌人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在马刀和铁蹄之下,鲜血染红了梨园口的土地。
这场战斗,妇女先锋团以超过六百人的壮烈牺牲,成功阻止了马家军的追击,为总部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
最终,她们仅剩下三百余人,终于追上了西路军总部。
这些在枪林弹雨、生死边缘都未曾流泪的钢铁女战士,再也抑制不住,相拥而泣。
她们用最惨烈的牺牲,履行了最初的誓言。
在那最黑暗的时刻,曾有这样一群年轻女性,以柔弱之躯,筑起了最坚不可摧的屏障。
她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你有没有被她们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所感动?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