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看来要出大事,要打大仗了!
就在17日,英德签了“友好条约”,说白了,其实这就是军事战略同盟,在遭到军事打击后相互援助,但是他们本来就是北约成员国,针对军事行动的内容和这个协定几乎相同,这难道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当地时间17号,新上任的德国总理默茨首次踏上英国土地,就与英国首相斯塔默签署了备受瞩目的《肯辛顿条约》。
有意思的是,默茨特意选择在法国总统马克龙访英之后才来伦敦。
这张新牌,首先是打给美国看的。
俄乌冲突迟迟没有尽头,整个欧洲大陆都笼罩在安全焦虑之中。
而自从特朗普再次上任,不仅关税大棒挥得更起劲,对欧洲盟友的安全承诺也变得愈发暧昧。
而且美国的战略重心明显东移至印太,欧洲不得不开始盘算,万一哪天美国真撒手了该怎么办。
这种被“抛下”的担忧,自然催生了欧洲自我改变的紧迫感。
这股战略自主的冲动酝酿已久。
英国脱欧五年,欧盟的权力版图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法德两个老牌大国在经济、贸易乃至话语权上明争暗斗,在这种背景下,英德两国自然要重新审视自身的防务能力。
《肯辛顿条约》应运而生,条约的核心是一份共同防御承诺:任何一方遭受武装攻击,另一方都将立即提供“包括使用军事手段”的支持。
虽然同为北约成员本就有共同防御义务,但这份单独加码的盟约,还是给双方添一层保障。
承诺不只是嘴上说说,真金白银的合作才是重头戏。
军事上,两国要联合开发射程超过2000公里的精确制导武器,这武器的研发意图毫不掩饰,指向了距德国1600公里的俄罗斯。
军工产业也深度绑定,双方承诺开展联合武器出口。
德国国防科技企业斯塔克将在英国建立首个境外工厂,生产人工智能无人系统;德国莱茵金属集团也计划在英国设厂,为英军“挑战者-3”主战坦克生产炮管。
除此之外,双方还要在无人机、防空系统等尖端领域联合研发,甚至整合防空体系。
就连军事部署也更加协同。
英德两国将加强地面部队合作,共享后勤体系,集中兵力震慑对手。
这些行动,展示英德维护欧洲安全的决心。
,这条看似雄心勃勃的战略自主之路,当真是一片坦途吗?
首先,英德联合研发远程打击武器,矛头直指谁不言而喻,这几乎必然会刺激到俄罗斯,加剧地缘对抗。
有德国学者警告欧洲不可能通过强化核威慑获得持久和平。
虽然条约声称要深化贸易投资,但两国在绿色发展等目标上的产业结构和侧重本就不同,如何协调是个大难题。
更何况,欧盟和北约在军事经济上,至今仍深受美国影响,英德能否真的摆脱这种深度依赖,还不好说。
不过,欧洲的牌桌上也不只有对内抱团或依附美国这两张牌。
在寻求西方内部合作的同时,不少欧洲国家也将目光投向东方,探索与中国等国加强合作的可能。
近年来,中欧贸易额持续增长,德国、法国等国的企业也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寻找基建、能源等领域的机遇。
这种合作模式的政治附加条件相对较少,让欧洲在复杂的大国博弈中,多了些腾挪的空间。
这份《肯辛顿条约》是在美国影响力减弱的阴影下,一次无奈却又充满矛盾的自保行为?
亦或者欧洲国家寻求更多的战略自主,欧洲能否真正摆脱大国博弈的棋子身份,谁心里都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