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冰心发文暗讽林徽因“生活不检点,成天让男人围着她转,简直是伤风败俗”

品古观今呀 2025-07-23 14:33:51

1933年,冰心发文暗讽林徽因“生活不检点,成天让男人围着她转,简直是伤风败俗”,林徽因知道后,送给冰心一份礼物,让冰心怒不敢言,从此,2人交恶近半个世纪。   1933年,冰心在一篇小说中写了一位被男人围绕、喜欢社交的太太形象,文章虽然没有明说,但文学圈的人都看得明白,影射的正是林徽因。   这篇小说发表后,引起不少议论,许多人私下议论,说这不就是在讽刺林徽因吗,林徽因得知后,没有回应,也没有争辩,只是托人给冰心送去了一坛山西陈醋。   冰心收到这坛醋时,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却没再说什么,从那以后,两人再没往来,关系彻底冷了下来。   冰心比林徽因年长四岁,都是福建人,两家关系原本不错,冰心的丈夫吴文藻和梁思成是清华同班同学,在美国留学时,几人常一起出游。   回国后,林徽因和梁思成调往北京,家设在北总布胡同,那里成了文化界学者们的聚会场所,每到周末,总有一群有名望的学者到她家聊天,讨论学问。   胡适、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甚至美国的历史学家费正卿,都曾是常客,林徽因博学多才,谈吐不俗,总是成为聚会的中心,时间一长,这种聚会渐渐有了“太太的客厅”之称,林徽因在学界的声望也随之提高。   冰心的文学道路和林徽因不同,她的作品多是反映社会问题,强调文学的责任感,受五四运动影响很深,她不喜欢那种雅集式的文化沙龙,觉得在国难当头的时代,文人不该沉溺在闲谈中。   她写下《我们太太的客厅》,通过小说的方式批评这种聚会,书中描写了一位自命高雅的太太,常和各类男士谈天说地,神态轻佻。   客人有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还有一位风度翩翩的诗人,对太太恭维不已,冰心的文章讽刺意味十足,虽然她没有指名道姓,但文中的描写和林徽因的现实情况过于相似,读者很快就联想到了林徽因。   冰心对林徽因的不满,除了文学观念不同,还有性格和成长背景的差异,冰心出身于幸福的家庭,父母恩爱,对她极为宠爱,林徽因的母亲是妾室,地位低微,幼年时林徽因常遭冷眼。   这样的成长环境,让她从小就善于察言观色,性格外向,待人接物得体,冰心无法理解林徽因的处事方式,也不愿接纳她的交际风格,林徽因的才情和美貌,让许多文人倾心,这更让冰心心里不快。   这场文坛风波闹得不小,哲学家金岳霖试图替林徽因解释,说这个“太太的客厅”是他家的客厅,和林徽因无关,但谁都知道,这种解释只是一种缓解尴尬的方式。   冰心还在《北斗》杂志上发表了一首《我劝你》的诗,公开表示对这位“太太”的劝诫,冰心的态度分明,林徽因却始终没有回应。   她只是在从山西考察古建筑回来后,顺手带了一坛山西老陈醋,让人送给冰心,这坛醋没有一句话,却把冰心的讽刺原样奉还,既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又不给冰心留下发作的机会。   林徽因和梁思成为了保护中国的古建筑,常年奔波,他们考察了上千处古迹,写下了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建筑史书,在战乱频仍的年代,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抢救文物。   林徽因在文学上的成就也不小,她的诗歌和散文一直被人传诵,《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成了最广为流传的代表作。   她的父亲林长民是有名的外交家,曾在五四运动中挺身而出,最后死在战火之中,她的弟弟林恒,在抗战中投笔从戎,成为空军飞行员,最终在成都上空战死,年仅二十三岁,林家的忠烈和奉献,不是文字里能写尽的。   冰心主张的文学救国,更多体现在笔头上,她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注定她很难理解林徽因这种在现实中实干、在文化上坚守的女性。   冰心的批评未必是出于嫉妒,但两人的矛盾,却随着这场风波,结下了难以解开的心结。   上世纪八十年代,作家张村英曾问起冰心当年的文章是否真指林徽因,冰心说她文中人物不是林徽因,而是陆小曼。   可这个说法,很多人都不认同,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更是明确反对将林徽因的作品纳入冰心主编的丛书,两人的关系,从此也再无交集。   岁月流转,历史留下的,不只是她们的作品,还有那一坛老陈醋里蕴含的复杂人心。   林徽因的名字,和她守护的古建一样,留在了时间深处,冰心的文学,依旧被人传颂,她们的故事,成了那个时代文人百态的缩影。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