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可能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倒霉的总统,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也不是因为他没本事

暖阳融雪情愈深 2025-07-23 12:08:25

特朗普可能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倒霉的总统,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也不是因为他没本事,而是他偏偏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当上了美国总统。 过去几十年里,美国靠着军事威慑、经济控制和盟友捆绑,维持着全球霸权的模式。可时代在变换,而特朗普仍在用旧思路应对新问题,最终让“让美国重回巅峰”的目标屡屡受挫。 在中东,特朗普上台后,想通过强化与沙特的关系巩固影响力。他推动美国与沙特签署了价值上千亿美元的军售协议,试图用武器绑定沙特,让其继续充当美国在中东的“代理人”。 但现实是,沙特的选择超出了他的预期——2023年,沙特与伊朗在北京达成和解,结束了长达数年的敌对状态,更关键的是,沙特开始用人民币结算部分石油贸易,这直接冲击了美元与石油挂钩的传统体系。 要知道,石油美元是美国全球经济影响力的重要支柱,沙特的这一动作,意味着美国通过石油控制全球经济的能力在减弱,特朗普的中东策略从根本上打了折扣。 中东的变化只是开始,亚太地区的松动更明显。过去,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被视为“绝对威慑”,但近年来这种威慑力不断下滑。美军舰艇在西太平洋海域活动时,多次被中国的反舰导弹系统锁定,不得不提前撤离。 这种“威慑失效”的案例,让美国的盟友开始重新评估与美国的关系。菲律宾虽然在南海问题上与美国有合作,但同时也在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往来,避免完全倒向美国;日本2023年将防卫费提升至GDP的2%,加速发展自主军事能力; 韩国则在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再把安全完全寄托于美国的“保护”。特朗普想靠“印太战略”拉拢盟友围堵对手,却发现盟友们都在算自己的“利益账”。 欧洲方向的裂痕同样在扩大。长期以来,美国通过北约掌控欧洲安全事务,欧洲国家对美国的军事依赖度很高。 但近年来,德国和法国都在推动“欧洲自主防务”:德国2022年宣布设立1000亿欧元的“特殊国防基金”,2023年军费占比提升至GDP的2%;法国则联合多个欧盟国家成立“欧洲防务基金”,推动成员国联合研发武器装备。 这种自主化倾向,本质上是欧洲国家不想再完全看美国脸色。更关键的是,在乌克兰问题上,特朗普多次表态“不会无条件援助乌克兰”,甚至威胁要削减对乌援助,这与欧洲国家希望持续援乌的立场直接冲突,让原本看似团结的西方阵营出现了公开分歧。 从全球范围看,美国“说了算”的时代正在过去。2023年底以来,胡塞武装在红海多次袭击途经的商船,理由是报复以色列对加沙的行动。 美军虽然出动了航母战斗群护航,还对胡塞武装目标发动了多次空袭,但始终无法阻止袭击——截至2024年3月,已有超过300艘商船改道好望角,全球航运成本上涨近30%。 这种“小势力挑战大霸权”却难以解决的情况,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势力,不再畏惧美国的威慑。各国更倾向于按自身利益行事,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没有谁愿意再被单一国家主导。

0 阅读:1
暖阳融雪情愈深

暖阳融雪情愈深

暖阳融雪情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