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长征中最年长的女红军,参加长征时已是60岁高龄,1977年光荣归队时已经10

优优谈过去 2025-07-23 11:07:20

她是长征中最年长的女红军,参加长征时已是60岁高龄,1977年光荣归队时已经102岁。[凝视] 1935年,红四方面军进入川西北时,60岁的藏族妇女杨金莲做了一个决定。她带着14岁的女儿和12岁的儿子,一家五口全部参加红军。 这位出生于1875年的老人,当时已经比红军队伍中的董必武还要年长,她出生在阿坝州的农奴家庭,丈夫早逝,第二任丈夫又被地方武装杀害。 参军后,杨金莲被分配到红四方面军后勤部门,由于精通藏语和当地方言,她主要负责筹粮工作。根据军史记载,她带领的筹粮小组在1935年至1936年间,共筹集青稞8万余斤,牦牛肉干2000多斤。 长征路经藏区时,部队常遇到语言障碍,杨金莲成为重要的翻译人员。她向当地藏民解释红军政策,协助部队顺利通过多个藏族村寨。据统计,经她沟通后,有超过200户藏民为红军提供了粮食补给。 最艰难的是翻越雪山,杨金莲因为裹脚行动不便,每天行军速度只有其他战士的一半。她用木棍支撑身体,坚持跟上队伍。过草地时,她负责照顾3名伤员,将自己的口粮分给他们。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组织考虑到杨金莲年事已高,安排她在后方医院工作。她负责管理药品和医疗器械,建立了详细的物资登记制度。 抗战期间,杨金莲在延安后方医院继续工作,她虽然不识字,但通过结绳记事的方法管理物资。据档案记载,她经手的医疗物资账目从未出现差错。 1949年,杨金莲作为老红军代表,受邀参加开国大典,当时她已经74岁,是观礼台上年龄最大的女红军战士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杨金莲回到四川阿坝州,在当地民政部门工作。她帮助政府登记红军烈士名单,走访烈士家属。据不完全统计,她协助整理的烈士档案超过500份。 1960年代,杨金莲开始口述自己的长征经历,四川省党史办派专人记录,整理出3万多字的回忆材料。这些材料成为研究红四方面军长征史的重要资料。 她回忆最深刻的是过夹金山,当时山上温度降到零下20度,很多战士冻伤。她把自己的羊皮袄让给伤员,自己只穿单衣。下山后,她的双脚严重冻伤,留下终身残疾。 1977年,102岁的杨金莲应邀回到部队参观,她参观了现代化的军营和新式装备。看到坦克时,她用手摸着装甲板,对陪同人员说起当年缺少重武器的困难。 在部队史馆,她看到了自己当年用过的牛皮水囊,这个水囊上有23个补丁,陪伴她走完了整个长征路。现在这件文物被金川县红军纪念馆收藏。 杨金莲的子女也都参加了革命,大女儿在延安学习后成为妇女干部,儿子参加了解放战争,小女儿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教师。一家三代人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全过程。 1978年,杨金莲在阿坝州去世,享年103岁。她的葬礼上,当地上千名藏族群众自发前来送行。人们记得这位老人常说的话:活着就要为大家做点事。 金川县至今保留着杨金莲故居,每年都有学生和游客前来参观。当地老人介绍,杨金莲晚年常给年轻人讲长征故事,特别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档案显示,像杨金莲这样的高龄长征参与者在红军中并不多见,60岁以上参加长征的女性,有记录的不超过10人。她们的经历为长征史研究提供了独特视角。 你知道还有哪些高龄参加长征的老人吗?   信源: 杨金莲:红军长征中年龄最长的女英雄——中国军网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优优谈过去

优优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