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歼-10C,巴基斯坦空军其实更加偏爱枭龙! 从成本维度看,巴基斯坦每年的国防预算,仅能勉强维持基本的国防需求,在采购先进战机时必须精打细算。 枭龙Block3版本的单价约3000万美元,而歼-10C的基础售价就超过5000万美元,两者价差近2000万美元。而且后续的维护、升级、弹药补给等长期投入,更是拉开了更大的差距。 对于需要维持一定规模空中力量的巴基斯坦空军来说,用采购一架歼-10C的资金,几乎可以装备1.5架枭龙。 在相同预算下,装备更多的枭龙能够形成更密集的空中部署,这对于需要在边境线形成持续空中存在的巴基斯坦而言,其战术价值远非单架战机的性能优势所能弥补。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枭龙与巴基斯坦航空产业的深度绑定。巴基斯坦在枭龙项目中,并非单纯的采购方,而是全程参与了研发,并在本土建立了完整的组装生产线。 这意味着枭龙的生产、维护、升级等环节能够在巴基斯坦国内完成,不仅大幅降低了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还培养了一批本土的航空技术人才,形成了从设计到制造的完整产业体系。 对巴基斯坦而言,枭龙早已超越了一款战机的范畴,成为其航空工业自主化的标志,这种产业自主带来的战略安全感,是单纯采购歼-10C所无法提供的。 从实战适配性来看,枭龙经过了巴基斯坦空军多年的实战检验,其性能参数与作战体系已高度融合。 在多次与印度的边境对峙和局部冲突中,枭龙多次执行战备巡逻、拦截驱离等任务,其可靠性和任务完成度得到了一线部队的充分认可。 相比之下,歼-10C虽然在航电系统、机动性能等方面存在优势,但作为一款较引进的装备,需要更长时间的磨合,才能完全融入巴基斯坦的作战体系。 而且枭龙项目是中巴军事合作的典范,其意义早已超越了装备本身,通过深度参与枭龙的研发与生产,巴基斯坦在航空领域,实现了从单纯采购到自主制造的跨越。 这种技术转移带来的产业升级,为其未来发展更先进的航空装备奠定了基础。 而歼-10C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主力战机,其技术输出必然受到更多限制,难以像枭龙那样让巴基斯坦获得核心技术掌控权。 对巴基斯坦而言,选择枭龙既是对现实战力的保障,也是对国家航空产业未来的投资。 当然,这并非否定歼-10C的先进性能,其在超视距作战、多任务能力等方面的优势,确实能为巴基斯坦空军带来质的提升。 但从巴基斯坦的国防战略、经济实力和产业需求综合考量,枭龙无疑是更符合其国情的选择。 这种选择体现了小国在大国博弈背景下,如何通过有限资源实现国防自主与战力提升的平衡,也印证了中巴军事合作模式的成功。 总体而言,巴基斯坦空军对枭龙的偏爱,本质上是基于自身实际需求做出的理性选择,既兼顾了当下的国防安全,又着眼于长远的产业发展,这种务实的态度,值得在分析各国装备采购决策时给予充分重视。
相较于歼-10C,巴基斯坦空军其实更加偏爱枭龙! 从成本维度看,巴基斯坦每年的
财先生观天下
2025-07-22 19:50:49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