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制造的电视中,有80%的零部件来自中国!7月19日,印度反对党领袖呼吁政府推

财先生观天下 2025-07-22 14:50:49

印度制造的电视中,有80%的零部件来自中国!7月19日,印度反对党领袖呼吁政府推动“基层变革”,将印度打造成真正的制造业强国,从而与中国抗衡。 就在这一天,印度国大党领袖拉胡尔・甘地,走进一家印度电视加工厂,车间里工人们熟练地将各种部件,拼装成一台台电视机。 看着彭博的制造业,一开始拉胡尔还是比较开心的,当他逐一询问部件来源时,工作人员告诉他,电路板来自中国,LED屏来自中国,就连小小的开关按钮也印着中国制造的标签。 最终整台电视机里,唯一能与“印度制造”勉强挂钩的,只有那个本土注塑机生产的机壳,不过那台注塑机同样来自中国,且需要中国工程师定期前来维修。 拉胡尔・甘地听完瞬间阴沉下来,之后更是全程板着脸,合着整个工厂除了印度人,全是中国的。 他指着机壳表面覆盖的一层塑料膜追问来源,工作人员的回答更让他愤怒,这层用于增加亮度的薄膜,印度至今无法自主生产。 当天,拉胡尔・甘地在公开场合的发言,“印度制造”早已沦为一个空洞的口号,如今的印度制造业不过是在进行低技术含量的来料组装。 从核心零部件到基础材料都严重依赖外部供应,这种模式根本无法支撑起一个制造业强国的根基。 他呼吁的“基层变革”,本质上是希望印度能从产业链最基础的环节突破,建立起从原材料加工到核心技术研发的完整体系,摆脱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从“组装国”到“制造国”的蜕变,也才具备与中国在制造业领域抗衡的底气。 拉胡尔・甘地的愤怒并非没有道理,这一幕恰恰暴露了印度制造业的致命短板。 长期以来,印度凭借人口红利和市场潜力吸引了大量外资制造业落户,但这些产业大多集中在产业链下游的组装环节,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始终掌握在其他国家手中。 以电子制造业为例,印度虽然是全球重要的手机生产基地,但芯片、屏幕、摄像头等核心部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本土企业能参与的环节仅限于简单的组装和包装,这种模式下,印度制造业的利润被严重压缩,更谈不上技术积累和产业升级。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印度制造业的短板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链断层、政策执行低效等问题相互交织。 就拿拉胡尔・甘地关注的基础材料领域来说,那层看似简单的塑料膜,其生产涉及高分子材料配方、精密涂布工艺等技术。 印度本土企业之所以无法生产,既因为缺乏相关的研发投入,也因为上游化工产业的配套不足。 没有合格的原材料供应,没有成熟的生产设备,即便有企业想突破,也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这种产业链的断裂,使得印度制造业始终难以形成集群效应,只能在低附加值环节徘徊。 从现实来看,拉胡尔・甘地呼吁的“基层变革”虽然切中要害,但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离不开数十年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产业配套、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以及稳定的政策支持,这些都不是印度短期内能够复制的。 印度当前面临的土地改革滞后、劳动力技能不足、官僚体系僵化等问题,都在制约着制造业的升级。 更关键的是制造业的发展,需要长期的耐心和持续的投入,而印度政坛频繁的政党更迭往往导致政策缺乏连贯性,企业难以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 客观而言,拉胡尔・甘地的主张揭示了印度制造业的症结所在,但要将其转化为现实,印度需要的不仅是口号,更是系统性的改革和脚踏实地的行动。 如果不能解决产业链断层、技术研发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等根本性问题,“印度制造”恐怕永远只能停留在组装阶段,与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差距也只会越来越大。 制造业的竞争从来不是简单的口号比拼,而是产业链、技术、人才等综合实力的较量,印度若想真正实现突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 阅读:10
财先生观天下

财先生观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