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号,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的发言人佩斯科夫正式对外公布了一个大新闻——俄罗斯总

观今言史啊 2025-07-22 10:33:28

7月21号,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的发言人佩斯科夫正式对外公布了一个大新闻——俄罗斯总统普京确认要参加今年9月3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阅兵活动。   这事儿一出,立刻在国内外掀起了一波讨论潮。想想看,作为俄罗斯的领导人,普京再次亲临中国的阅兵式,可不光是个行程安排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中俄两国关系不断深化的一个鲜明信号,背后藏着不少国际政治的大棋局和共同历史的纽带。   大家都知道,9月3日这个日子对中国来说意义非凡,它是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日,每一年或几年中国都会组织阅兵活动来缅怀先烈、弘扬和平。   这次普京的参加,可不是临时起意的作秀,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为啥这么说呢?咱们就回顾一下历史就能明白。   早在2015年,也就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那会儿,普京就专程飞过来参加了北京的阅兵仪式。   那时中俄就已经在反法西斯的共同记忆上打得火热,俄罗斯提供了大量的历史档案和资料支持中国的纪念活动。   这次2025年的阅兵,虽然细节还没正式公布,但根据中国国防部和俄罗斯总统办公室的权威信息,我们可以知道普京的出席是建立在两国长期战略协作基础上的延续。   说白了,这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中俄在对抗历史歪曲、维护二战成果方面的默契行动。   普京的身份可不是普通嘉宾,他代表的俄罗斯在二战中是反法西斯联盟的关键一员,曾付出巨大牺牲帮助击败纳粹德国,所以他的到来不仅是在向中国致敬,也是在向全世界重申反法西斯的历史正义。   最近几年,世界局势风起云涌,各种力量博弈不断。就拿金砖国家的合作来说吧。   2024年以来中俄在经贸、能源和技术领域的合作步伐明显加快,比如两国签署了一系列能源协议,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持续增长,这给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红利。   普京这次参加阅兵,就是在这样的热度下进行的,它既是中俄在政治领域的一次联动,也是在向其他国家传递一个正面信号——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历史修正主义。   国际热点里比如西方国家某些人动不动就扭曲二战历史或打压他国发展,中俄的举动可就是在直接亮招子:历史就是历史,不容篡改。通过普京的参与,中俄共同强调了一个核心观点,那就是和平发展是全人类的责任,不能被任何势力搅局。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不就是普京又来了嘛,会不会像之前那样重复操作?其实不然,2025年阅兵的特殊性在于它可能成为中俄关系史上的新里程碑。   国际热点如近年来一些国家搞军备竞赛或历史争论,中俄的协作就成了清流,普京的行动好比在复杂棋局中落了关键一手。   参考资料:克宫:普京与特朗普会晤时可能达成“重大协议” 2025-07-20 20:11·上观新闻

0 阅读:0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