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某天清晨,威尔逊医生接待了一个头部几乎被砍掉的女人,女人脑袋摇摇欲坠,

熹然说历史 2025-07-22 00:08:53

1938年某天清晨,威尔逊医生接待了一个头部几乎被砍掉的女人,女人脑袋摇摇欲坠,却顽强地来到了金陵大学医院,这个女人经历了什么呢? 在1938年那个乱世清晨,南京城外炮声还未完全消停,一位美国医生威尔逊推开医院门,就看到一个女人摇摇晃晃走来,脖子上伤口深可见骨,鲜血直流。她是怎么撑到这里的?背后藏着日军暴行的冰山一角,让人脊背发凉。这个故事不只关乎一个人,还牵扯出一段鲜为人知的抗争史。 威尔逊这人,出生在1906年10月5日的南京,本地人称得上半个中国人,因为爸妈都是美国卫理公会的传教士,爸叫威尔伯F威尔逊,妈是玛丽罗利威尔逊,早年就来中国传道,顺带办教育。 他们家住在城里一处普通住所,四周是闹哄哄的街市,小孩威尔逊从小听惯了马车声和中国话,跟着父母去村里发书发粮,帮穷苦人过日子。舅舅还参与建了金陵大学,推动高等教育,爸妈在教会学校教英语和宗教课,全家都扎根在教育一线。他在这种环境下长大,成绩一直拔尖,身边朋友同学多是中国人,对这片地有种说不出的亲近感,总想留下来做点实事。 长大后,威尔逊先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念本科,专攻生物和化学,实验室里常常通宵研究细胞变化。 后来进哈佛医学院,1932年拿到博士学位,手里握着证书,就想着赶紧回老家。1936年,他带着老婆孩子回到南京,进金陵大学附属医院当外科医生,那医院大楼白墙蓝天,他每天早起检查工具,接待患者,日子过得稳当。老婆管家,女儿在附近公园转悠,一切挺好,可惜只维持两年多,日本军队入侵的消息就传开了,城里人开始慌张打包逃命。 1937年夏天,日本军队逼近,威尔逊赶紧通过关系把老婆女儿送上轮船回美国,码头汽笛响时,他们挥手告别。 他自己呢,决定留下来,因为医院需要人,日本军队进攻南京时,他成了唯一的外科医生,炮火震窗户,他跑来跑去给国军士兵包扎,纱布裹伤口,手上沾满血。城破后,医院变避难所,他和几个外国人一起守着,帮民众转移,挡住想闯进来的日本士兵。日本士兵在门外转悠,握枪瞪眼,但没敢直接动,因为那时还没和美国彻底闹翻。他就这样干了两年多,几乎没歇过,身体累垮了,美国朋友劝他才回国。他的日记记满了日军害人的事,尤其是侵犯妇女的案例,这些后来成了铁证。 1938年一个清晨,威尔逊在医院看到那个女人,她脖子伤口深,颈椎露出来,鲜血染衣,她勉强走来求救。 前一天,日本士兵巡逻抓到五个年轻女子,推搡着带到他们医院,逼着洗衣服,水盆很快就脏了。晚上,士兵围上,把她们拖进屋,当作工具侵犯,每人至少十五个士兵上手。那女人长相好,一次被四十个士兵轮流侵犯,结束后气弱血流。日本士兵以为她死了,用刀砍脖子,没完全断开,就踢几脚走了。她爬起,按着伤口,一步步挪到金陵大学医院。威尔逊花几个小时清理伤口,夹碎布,缝组织,止血保命。这事让他记一辈子,日记里反复提。 威尔逊继续在医院干活,日军没停手,更多受害者送来,他一个个处理,医院满是哭声。 两年多后,1939年他身体扛不住,坐船回美国。战争结束,1946年他回来,在东京法庭作证,手拿日记读暴行细节,包括那个脖子被砍的案例。 这些证据帮判了谷寿夫等人死刑。之后,他在美国当妇产科医生,开诊所,帮生了上万个孩子。 晚年捐日记给档案,成了历史证据。他1967年11月16日去世,葬礼上亲友聚齐,念他的事。那个女人活下来了,她的经历代表了很多受害者,日军那段造成大量死伤。威尔逊和其他外国人,在中国人难时帮手,推动和平。他的孩子后来去南京,参加纪念,续这份记忆。 威尔逊医生和那个女人的故事,让人看到人性在乱世里的坚持。你觉得日军暴行该怎么被记住?欢迎留言分享看法,一起讨论历史教训。

0 阅读:54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