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情人士透露,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Rostec)和苏霍伊公司提出的方案包括:在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纳西克工厂全面技术转让生产苏-57E——该厂此前已组装超过220架苏-30MKI战斗机。此外,俄罗斯还提议直接交付苏-35M战斗机,参与印度117架多用途战斗机(MRFA)采购计划。俄罗斯疑似对印度出口苏57
作为俄罗斯顶级战机的出口型号,苏-57E将向印度开放源代码并允许40-60%的本土化生产,可整合"阿斯特拉"超视距导弹、"鲁德拉姆"反辐射导弹和"维鲁帕克沙"有源相控阵雷达等印度国产系统。俄技集团表示,该方案符合印度"印度制造"和"自力更生印度"战略,通过发动机、隐身系统和航电技术转让,支持印度国产AMCA中型战斗机项目。
俄技集团建议在3-4年内首批交付20-30架苏-57E以满足印度空军紧急需求,2030年代初期再交付70-100架。
定位4.5代战机的苏-35M被作为快速补充战力的解决方案——印度空军战斗机中队已从批准的42个缩减至31个。俄技集团称苏-35M与苏-30MKI有70-80%的通用性,可简化维护和飞行员过渡。该公司特别强调苏-30MKI在2025年5月"辛杜尔行动"中的表现,当时该机型为印军提供空中掩护并对巴基斯坦空军基地实施了"布拉莫斯"导弹打击。
俄技集团表示,为满足乌克兰战争需求,苏-35产量已"翻倍",年交付量可达两位数。印度有望在2-3年内获得两个完整中队(36-40架)。
两款战机均配备土星AL-41F1S(117S型)加力涡扇发动机,推力142千牛,配备矢量喷口增强机动性。但印度空军据称更关注177S型改进发动机——该型号采用锯齿状尾喷口降低雷达/红外特征,推重比优于AL-31FP,2024年珠海航展首次亮相,寿命达6000小时(前代的三倍)。虽然尚未完成飞行测试,俄技集团暗示来自印度等国际订单可能加速其部署进程。
尽管俄方提案雄心勃勃,但印度空军对苏-35M的兴趣仍存疑问——法国"阵风"作为更成熟的4.5代平台,印度已通过2016年36架采购案建立相关基础设施。苏-35M单价预计6500-8000万美元,较"阵风"(1.2亿美元)和F-35(约1亿美元)更具价格优势,其整合的R-37M高超音速导弹和K-77M超视距导弹在喜马拉雅山高空作战中可能具有吸引力。
分析人士指出,苏-57E的隐身性能争议、美国《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CAATSA)潜在制裁风险,以及2014年后对俄制裁导致的苏-30MKI备件和维护问题仍是隐忧。《简氏防务周刊》2018年报告显示,印度苏-30MKI机队曾因供应链中断导致高达40%的飞机停飞。
俄技集团表示,凭借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自2004年以来组装920余台AL-31FP发动机的经验,印度可对现有苏-30MKI机队进行"超级30"升级,将使用寿命延长至2055年。新战机与升级发动机的组合将提升类似"辛杜尔行动"等任务的航程和有效载荷。
IP南宁
俄罗斯给印度划的饼够大,就看三儿咬不咬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