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仪式结束后,曾泽生流着泪说道:“感谢彭老总,是他让我赢得了中将的军衔,让我们50军在兄弟面前抬起头来...” 曾泽生1902年10月出生在云南永善县一个普通农户家,那地方山多地少,日子过得紧巴巴。他小时候帮家里干农活,成年后想出人头地,就在1922年12月考进唐继尧办的建国机关枪军士队,学些军事基础。 毕业后,他转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深造,那儿教战术和兵器操作,他认真学,1924年1月又考上黄埔军校第三期,当了区队长。1925年加入国民党,1926年任广东20师教导团连长,1927年进黄埔军校高级班继续学。之后,他回滇军,从基层干起,先当连长,再升营长、团长,一步步爬到师长。 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部队参与作战,作为滇军主力,在云南边境和内地打过几场仗,积累经验。但在国民党军里,他是非嫡系,蒋介石的亲信总看不起滇军,补给和升迁都受挤压。 1945年抗战胜利,他升任国民党第60军军长,部队调到东北战场。1948年10月17日,长春围困战中,他率第60军起义,全军投向解放军。这事儿影响大,部队改编成解放军第50军,他继续当军长。 起义后,上级从老部队调来干部和战士补充,部队素质提升,很快就南下作战,参加解放鄂西和进军西南的任务,一路打下来,战绩不错。1950年3月,他还当了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参与地方事务。 1950年9月底,第50军整编,兵力从5.8万减到3.3万,清除不稳定因素,又从湖北河南等地召回执行水利和剿匪的部队补充。整编完,部队北上,归东北边防军,作为二线预备队。 入朝作战启动,第50军先守后方,没直接上阵。第二次战役,转西线打英国第27旅,但行动慢,兵力散,三次机会都错过。战役后,上级没批评,这让部队干部觉得像外人。整顿一周后,思想稳定下来。第三次战役,第50军追击到汉城外,截住英国第29旅,歼灭皇家重坦克营,炸毁31辆坦克,这是大胜仗。部队南进,首批进汉城,继续到水原。 第四次战役,守修理山高地,阻美第25师。敌炮火猛,飞机炸,阵地拉锯7天,第50军白天让出,夜间夺回,完成任务。战役后,彭德怀称赞第50军,承诺补兵和苏式武器,还鞠躬致敬。这事儿让曾泽生感动,觉得部队终于扬眉吐气。1955年授衔,他获中将,和177位开国中将并列。授衔后,他继续当第50军军长,参与各项军事工作。 部队保持训练,获朝鲜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他本人当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讨论国防事宜,还任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发言谈军队建设。 授衔后,曾泽生没入党,这事儿他终身遗憾,但不影响贡献。他率第50军处理日常事务,强调纪律和训练。1968年9月,他离职休养,搬到北京,过上平静日子。休养中,他阅读军事资料,偶尔和老同志聊过去。1973年2月22日,他在北京去世,享年71岁。 遗体安葬时,同志们聚齐,缅怀他的事迹。他的生平记录在军史里,供人学习。从滇军起步,到起义投诚,再到抗美援朝立功,他这辈子体现了选择的重要性。国民党时期受排挤,起义后证明价值,获中将衔,这路径不寻常。 你对曾泽生故事有啥看法?欢迎留言说说类似历史人物,或者分享家族老一辈的经历,一起聊聊那些时代变迁。
1955年,授衔仪式结束后,曾泽生流着泪说道:“感谢彭老总,是他让我赢得了中将的
思念如潮心难安
2025-07-21 00:59:09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