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不熟的白眼狼!”近期,父母帮儿子存压岁钱,儿子长大后以为有10多万,找父母索要,结果父母拿不出,儿子竟然狠心要起诉父母,父母感到无比寒心,自己含辛茹苦将儿子抚养长大,反过头来却被儿子告上法庭!网友:这儿子是个“大孝子”! 压岁钱,是春节里大家最熟悉的习俗之一,长辈们通过发压岁钱,表达对晚辈的祝福,希望他们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但实际上,在很多家庭,这笔钱并不是完全属于孩子的,而是变成了一笔“糊涂账”。 这钱就是亲戚之间的一种互相礼尚往来,今天你给我家孩子,明天我给你家孩子,归根结底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最后,这些钱往往会被放回到孩子的日常开销里,比如吃饭、穿衣,甚至家庭其他的花销。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还小,不懂钱的价值,不想让孩子过早接触金钱,就顺理成章地把压岁钱“代为保管”了。 但在这件事里的儿子心里,这却成了另外一个故事——他一直以为家里有个专门为他准备的“小金库”,里面放着十几万现金。 随着他慢慢长大,需要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他开始向父母要这笔钱,可是父母只能坦白告诉他,这些钱早就花光了。 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为了供他上学、改善生活,那些压岁钱早已经用来贴补家用,帮着撑起这个家了。 儿子根本不听这套,他觉得自己被骗了十几年,怒火中烧,竟是要告上法庭,讨回那笔“属于自己”的钱,曾经的压岁钱,变成了儿子口中“非法侵占”的把柄。 儿子做足了功课,他援引《民法典》,称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的赠与,所有权属于自己,父母无权随意挪用。他的逻辑清晰,条条在理。 另一边,父母在庭上老泪纵横,一遍遍诉说着几十年的养育之恩,那些吃穿用的、日夜操劳,又岂是十几万块钱能够衡量的?压岁钱自古就是人情往来,怎么能算成一笔死账? 这场闹到法庭的纠纷,不管最后法院判父母还不还钱,亲情其实早就伤透了,正如有网友说的:“钱是小事,感情伤了才最难修复。” 评论区一边倒地批评儿子:“父母把他拉扯大,现在钱比亲情还值钱,这种人还有良心吗?”更有人讽刺道:“这儿子真是教科书式的反面教材,说是大孝子都不为过。” 大家最不能接受的,是原本无私的父爱母爱,竟在金钱面前变得一文不值,有人说得很直白:“钱没了还能再挣,父母心要是凉了,一辈子都暖不回来。” 说到底,父母养孩子不是为了等他将来报答,而是希望他长大后能明事理、懂感恩,可现实里,一些孩子从小到大只知道索取,真到了需要他付出一点时,却连最基本的情义都拿不出来,反倒翻脸算账。 这样的孩子,就算再有出息,也未免太让人失望了。 信源:新派新闻
“喂不熟的白眼狼!”近期,父母帮儿子存压岁钱,儿子长大后以为有10多万,找父母索
乐天派小饼干
2025-07-16 11:49:56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