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魏建军接手了负债200万元的长城工业公司(长城汽车前身),这是他事业

安然浅笑生活 2025-07-10 16:51:42

1990年,魏建军接手了负债200万元的长城工业公司(长城汽车前身),这是他事业的起点,也是长城汽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魏建军,1964年出生在河北保定,家里条件普通,没啥特别背景。他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尤其是汽车。1976年,他叔叔魏德良创办了长城汽车改装厂,魏建军常跑去看工人们修车改装,那时候的他就对这些铁家伙着了迷。1984年,20岁的他开了家小修理厂,靠手艺吃饭,修车修得扎实,慢慢攒了点口碑和人脉。这段经历虽然不起眼,却是他后来接手大摊子的底气。 1989年,魏德良因车祸去世,长城工业公司没了主心骨。新上任的领导不懂经营,公司很快背上200万元的债,几乎要倒闭。1990年,魏建军在父亲魏德义的鼓励下,咬牙接手了这家企业,跟当地政府签了承包合同,当上总经理。那年他才26岁,面对的是个烫手山芋:厂房破得像废墟,设备老得掉渣,60个工人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个个都没干劲。 魏建军没被吓倒。他上任第一天就召集大家说:“咱们得活下去。”他看准了汽车行业的前景,决定不光干改装,还要造整车。当时国内轿车市场刚起步,他想在这块分杯羹。可现实很骨感,资金链几乎断了,他把修理厂攒的钱全砸进去,还到处借钱。车间里,他带头调试机器,研究技术,忙得一天睡不了几小时。1993年,他们用外购底盘攒出第一辆“长城轿车”,样子不咋地,但总算迈出了第一步。 结果1994年,国家出台政策,只有上了“目录”的企业才能造车卖车,长城没资格,轿车梦泡汤了。魏建军没慌,他跑去美国、泰国转了一圈,发现皮卡车在国外挺火,国内还没人重视。回来后,他果断调整方向,带着团队搞皮卡。1995年,他定下皮卡战略,大家加班加点干。1996年,第一款长城迪尔皮卡下线,卖6到7万块,实用又耐用,很快打开市场。到1998年,皮卡销量5700辆,成了国内第一,这让长城站稳了脚跟。 皮卡的成功让魏建军更有底气。他亲自跑乡镇,看皮卡怎么在烂路上跑,回来就改进生产线。1998年,长城皮卡稳坐销量冠军,之后好几年都没人撼动。2002年,他们推出首款SUV“赛弗”,定价8万左右,外观硬派,空间实用,越野也不差,当年就冲进全国SUV销量前三。2003年,长城汽车在香港上市,融了15亿资金,魏建军敲钟那天,算是正式迈向国际化。这些钱用来建厂、搞研发,为后来爆发攒足了劲。 2007年,魏建军不死心,又试着造轿车,建了个年产20万台的基地,推出精灵、炫丽车型。可惜价格偏高,市场又挤,轿车没火起来。他吸取教训,2013年把哈弗品牌独立出来,专注SUV,哈弗H6一炮而红,连续多年霸榜国内SUV销量。2016年,长城年销量破百万辆,魏建军推出高端品牌WEY,用自己姓氏命名,主打豪华SUV,补了中国品牌在这块的短板。2019年,他跟宝马合作成立光束汽车,造电动MINI,全球化步伐又迈出一大步。

0 阅读:24
安然浅笑生活

安然浅笑生活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