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枚导弹有问题,暂停发射!”2016年,一次火箭军的近实战演习过程中,一个普通

生而宅命 2025-04-28 21:46:48

“这枚导弹有问题,暂停发射!”2016年,一次火箭军的近实战演习过程中,一个普通士兵突然叫停了导弹的发射。而在一旁盯着的测试指挥长在这一行已经干了20多年,连他都没有发现问题,一个普通士兵为何敢说“这枚导弹有问题,暂停发射!”2016年,一次火箭军的近实战演习过程中,一个普通士兵突然叫停了导弹的发射。而在一旁盯着的测试指挥长在这一行已经干了20多年,连他都没有发现问题,一个普通士兵为何敢说导弹有问题呢? 云贵大山的原始森林里,夜色如墨。2016年的一个深夜,一辆20轮巨型卡车悄然驶入,车上载着一枚导弹。这是火箭军"天剑"系列演习的重要一环,而这场演习将成为一名老兵王忠心军旅生涯中的又一个传奇故事。 凌晨时分,随着"号手就位"的命令,导弹发射架从卡车上徐徐升起,直指苍穹。现场士兵们紧张有序地进行各项操作,为即将到来的发射做最后准备。副连长——一位名牌军校毕业的研究生,刚刚完成导弹发射前的例行检测,所有数据显示一切正常。 "导弹发射例行检测结束,结果显示一切正常,是否向指挥部报告检测结果!"副连长向测控指挥长王忠心汇报,语气中带着确信。 出乎意料的是,有着25年班长经历的王忠心没有立即同意上报,而是皱着眉头简短地回答:"重新检测!" 副连长一时愕然。在他看来,智能测控仪的数据明明显示一切正常,重新检测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战场瞬息万变,每一秒都弥足珍贵。 "老班长,你看,这些检测数据都显示正常,我觉得没有必要浪费时间重新检测!"副连长指着手中的智能测控仪,试图说服王忠心。 王忠心望着他,神情严肃:"刚刚,电流出现了一次瞬间杂音,必须重新检测!" 副连长迷惑不解,但面对王忠心的坚持,只能服从命令开始重测。这一次,他特意把耳朵贴在设备上,眼睛紧盯着智能测控仪显示器,想要亲自确认是否存在王忠心所说的"杂音"。但检测结束,他只听到了正常的电流嗡嗡声,智能测控仪依然显示一切正常。 "重测完毕!一切正常!"副连长再次报告。 然而王忠心依然不为所动。他摇摇头解释道:"我提前查看了这里的气象数据,在这样的湿度范围内,不应该出现杂音,绝对有问题!"说着,他拿出电路图仔细研究起来。 就在这时,指挥部传来紧急命令:"敌方目标已进入我领海,发射总指挥要求导弹必须在10分钟内发射!" 副连长彻底急了,全身冒汗。如果因为一个所谓的"瞬间杂音"耽误了发射时间,即便只是演习,后果也无法承担。但王忠心却再次下令进行第三次检测,而且要求关闭智能测控仪,改为人工检测。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当发射总指挥来到现场时,副连长立即建议停止检测、立即发射。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总指挥却支持了王忠心的决定。王忠心亲自接手测试,紧握监测耳麦,全力探测每一条线路的情况。 就在这关键时刻,一声极其微弱的"嘶"声传入王忠心耳中,同时他敏锐地注意到7号位电表指针瞬间抖动了一下。这是普通人几乎无法察觉的细微变化,但经历过1300多次实操演练的王忠心,却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立即捕捉到了这个信号。 副连长正在紧张地检查七号模块的电缆,就在这时,发射总指挥突然笑了起来。他将对讲机调到特定频率,下达一道出人意料的命令:"我是发射总指挥,立即关闭现场超高频电磁干扰,删除预设的七号模块209A电缆故障!" 现场所有人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指挥部在演习中精心设置的一道考题!智能测控仪被超高频电磁干扰,普通人根本无法察觉,而王忠心却凭借多年经验和超乎寻常的敏锐感知,准确找出了问题所在。 王忠心没有因为众人的赞叹而自满,他平静地放下耳麦,向发射总指挥请示:"报告,故障已排除,准备发射,请您指示!"得到指令后,导弹以雷霆万钧之势划破长空,准确无误地击中了"敌方目标"。 这只是"导弹兵王"王忠心军旅生涯中的一个小小缩影。从1982年入伍至今,他已在军营度过了34年,先后执行重大军事任务28次,参加实操演练1300多次。最令人称奇的是,在这漫长的军旅生涯中,他从未下错一个口令、按错一个按钮、做错一个动作、连错一根电缆、报错一个信号。 2016年,火箭军为促进实弹发射由靶场模式向战场模式转变,精心策划了20多场"天剑"系列演习,发射各类战术导弹近百枚。在这些重大演习中,王忠心总是冲锋在前、严谨细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军人精神。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生而宅命

生而宅命

生而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