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新四军中有一匪兵出身的残疾人,违反军规娶了一名漂亮姑娘,陈毅准备枪毙了他,不料,粟裕却一直沉默不语,不愿惩罚这个“兵痞子”。
这天,新四军的科长准备到一个站长家里检查工作。然而刚到了他的家里发现他的家里贴满了大大的喜字。这个时候新四军都是以抗日战争作为首要的工作,除非年满28岁,并且职务在科长和团长以上经过组织的批准,才可以完婚。
很显然,这个小站长并不符合条件,未经批准这是违反了组织的纪律。科长刚到站长的家里第一眼就看到家具都是新的,并且家里一片喜气洋洋,很多物件不用看都是刚置办下来的。
科长于是问道:“这是谁办喜事啊?”然而,这名站长也是敢作敢当,立即就承认了是自己。
这个时候科长也不敢妄下决断,毕竟凡事也要讲究证据。这时有一个妙龄少女走过来,只见这名女子身材窈窕,面如桃花,这一看两人就完全不般配。但是这名女子一看到科长吓得一溜烟跑了,这不得不让科长的心里犯起了嘀咕。
因为,这个站长当兵之前的名声是非常坏的。他本名王永安,之前在山里当土匪的,强杀掠夺无所不作,况且王永安还只有一只胳膊,长得也不是英俊潇洒,难道这名女子是被逼的?这可不得了!
科长回到家里觉得这个事情非常蹊跷就赶紧上报给领导陈毅。陈毅一听,这还了得!在这抗日的关键时期,我们军队竟然出现这样违反军纪的事情。
陈毅顿时火冒三丈,十分生气并且安排人现在把王永安抓回来,寻问清楚,如果情况属实,王永安直接枪毙!
王永安被抓回来了,此时的他一句话也不说,显然是默认自己的罪行。大家紧急召开会议商量王永安事件怎么处理。
正当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只有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一边,始终保持着沉默。陈毅将军看到了粟裕的不寻常,开始询问粟裕的意见。
粟裕认为我们不能凭借一人的话就将这件事情定死,首先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再下决定。王永安原来虽然是一名匪寇,但他从小被匪寇抓过去,成为土匪也不是他自愿的。
后来被我军俘虏,当时他受伤非常严重,甚至到了截肢的程度。我军帮助他治疗好了腿,又给他提供帮助。
但是随着他与我们军队的接触,发现我们和别的军队不一样,就自愿留了下来。虽然他的腿脚不方便,但还是竭尽所能地做一些事情,哪里需要帮助,他就去哪里。长期下来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非常靠谱的人。
他在村里经常帮助大家,谁家有活了,他都是第一个冲上前面,因此村民和他打成一片,大家都非常喜欢他。有一个大叔甚至想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但是现在抗日战争正是很关键的时期,他决定将自己的婚姻推迟,等到胜利的时候再考虑。
时间长了,村民们开始担心他的婚姻大事,认为只有先成家,才能够立业。这天村民硬是五花大绑将他绑在家里,并且与新娘成了亲。这下没有办法了。王永安也开始担心,并且决定向组织进行汇报。
还没等到汇报,科长的到来将这一切捅破了。毕竟自己违反军纪在前,所以王永安也是心甘情愿地接受军队的惩罚。
陈毅将军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又一次召开会议决定将这件事情的决策权交给大家。经过大家的商讨,决定将王永安的处分撤销,改为批评警告。同时也告诫王永安好好对待新娘子和岳父岳母。
当然,这件事情也正是因为粟裕的考虑周全,王永安才能够有幸捡回一条命。王永安走出指挥部,他的新婚妻子和岳父岳母就在门口等待着他,随之而来的,还有很多受他帮助的村民。
他被大家伙的热心深深地感动了,想到自己终于又有家了,正是因为加入了军队自己才又拥有了幸福。后来他的妻子和他一样也参与了新四军,两个人一起投入了抗日战争,为国家的解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夫妻两人带着对党的崇敬之情,一切同心协力,在战争中同甘共苦,他们奉献自己的青春,被称为是一对战争中的模范夫妻。抗日战争以后,这对夫妻又加入中国共产党,决定哪里需要去哪里,带着一份热忱和崇敬燃烧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