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7日,张扣扣的生命迎来了终点。在执行死刑前,他对父亲说:“爸爸,没事的。”这简短的五个字,成了他留给父亲、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在陕西汉中的一个小村庄,张扣扣曾是个普通的农村孩子,生活简单却温馨。可一场意外的冲突,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母亲被杀,仇恨在他心底悄悄扎根。二十多年后,他选择了用血腥的方式了结这一切。2019年7月17日,死刑执行前,他对父亲轻声说:“爸爸,没事的。” 张扣扣的故事,得从1996年说起。那年,他只有13岁,家里和邻居王家因为琐事起了争执,结果演变成了悲剧。他的母亲汪秀萍在冲突中被王家的人打死,这件事成了他童年里最大的阴影。法院当时判了王家的人七年有期徒刑,但对张扣扣来说,这个判决远远不够。他觉得母亲的命被轻描淡写地“结案”了,仇恨就这样埋在了心里。 之后的二十多年,他表面上过着普通的生活,当过兵,开过出租车,但那份怨气从没消散。2018年春节,他终于动手了,用极端的方式杀了王家的三个人。他的行为震惊了所有人,也把他自己送上了绝路。 张扣扣的案子,不能只看他一个人,还得看看他生活的环境。那时候的农村,邻里纠纷并不少见,有时候一言不合就动手,甚至闹出人命也不奇怪。他的家庭条件一般,母亲死后,父亲一个人拉扯他长大,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心理上多少会有些压抑。母亲的死,不光是失去了一个亲人,更像是撕开了他心里的一道口子,填不满,也愈合不了。 社会上对这类案件的处理,当时也没太多关注心理疏导。判决下来,案子就结束了,可张扣扣心里的账还没算完。他没有渠道去宣泄愤怒,也没有机会好好消化悲伤,时间一长,仇恨就成了他唯一的执念。 2018年春节,张扣扣动手了。他精心计划,选在大年初一动手,用刀捅死了王家的三个人,包括当年的当事人。他后来说,这是为了给母亲“讨公道”。在很多人看来,他的行为是丧心病狂,但在他自己眼里,这可能是某种“正义”的实现。 复仇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充满了矛盾。他等了二十多年,说明他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可这种选择,真的能让他心里的伤痛消失吗?杀了人之后,他的生活就能回到正轨吗?显然不能。他报了仇,却把自己也搭了进去,最后连命都没了。 张扣扣的案子,很快就上了法庭。法律是讲证据和程序的,他的行为明摆着是故意杀人,证据确凿,判死刑几乎是板上钉钉。2019年7月17日,死刑执行,他的人生就此画上了句号。临死前,他对父亲说了那句“爸爸,没事的”,平静得让人有点意外。 法律给了他应有的惩罚,但这真的算得上“正义”吗?有人觉得他罪有应得,毕竟他杀了三条人命;也有人同情他,觉得他是个被命运逼到绝路的人。可法律不管这些,它只看事实和结果,不掺杂感情。判决下来,有人拍手称快,也有人叹息不已。 这个案子让人感慨的,不只是张扣扣的结局,还有他故事里透出来的人性。他对母亲的感情是真的,报仇的执念也是真的,可他选择的方式却让人无法接受。仇恨这种东西,一旦种下去,就像野草一样疯长,控制不住,最后烧毁的不仅是别人,还有自己。 复仇这东西,表面上看是出了气,可实际上呢?张扣扣杀了人,自己也被判了死刑,两个家庭都毁了,谁是赢家?没人赢。他的故事提醒我们,仇恨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伤口越撕越大。张扣扣咽不下去,所以他走了极端。可极端的结果,就是把自己也赔进去。
2019年7月17日,张扣扣的生命迎来了终点。在执行死刑前,他对父亲说:“爸爸,
运赛过去
2025-04-28 10:58:13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