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有个画家,叫黄公望。他79岁高龄时,一天独自在江边作画,突然被觊觎他的仇家从

墨舞风华姿 2025-04-27 12:13:34

元代有个画家,叫黄公望。他79岁高龄时,一天独自在江边作画,突然被觊觎他的仇家从背后推了一把,瞬间跌入滚滚江水中…… 黄公望,原名陆坚,1269年出生在江苏常熟。幼年时父亲去世,他被温州的黄乐收养,从此改姓黄,取名公望。养父家境不错,家中书多画也多,小小年纪的他就泡在书堆里,读经书、练书法,日子过得挺充实。闲暇时,他喜欢听古琴,偶尔还摸索着画几笔山水,算是为后来的艺术之路埋下种子。 元代初年,科举停摆,读书人想靠考试出头基本没戏。黄公望只好在衙门找了份文职工作,混口饭吃。那时候的他,估计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画史上的大咖。年轻时,他临摹过不少前人的画作,像五代董源、北宋巨然的作品都给他很大启发。画画这事儿,他不是随便玩玩,而是真心喜欢,慢慢琢磨出了自己的路子。 四十岁那年,黄公望的人生来了个大转弯。上司卷入案子,他跟着倒霉,被抓进大牢。出来时,仕途彻底没戏了,心灰意冷之下,他干脆当了道士,四处云游。靠给人算卦赚点小钱,剩下的时间全扑在画画上。那段日子虽然苦,但也让他静下心来钻研艺术。 他跑遍了山山水水,观察云雾、树木、山石,手上总带着纸笔,随时记下灵感。他的画风受董源影响很深,线条流畅,墨色层次分明。后来,他又跟赵孟頫学了点技巧,把书法的韵味融进画里,画出来的山水多了几分文人气。他的努力没白费,画技越来越牛,名声也渐渐传开。 79岁那年,黄公望差点没命。那天他在富春江边画画,年纪大了,手脚没那么利索。一个早就看他不顺眼的仇家瞅准机会,趁他不注意,从背后推了一把。他直接掉进江里,水流湍急,差点把他卷走。好在附近有个樵夫路过,跳进水里把他捞了上来,捡回一条命。 这场劫难让黄公望缓了好一阵子。樵夫一家收留了他,每天给他熬点热汤,他裹着毯子坐在屋里,慢慢恢复过来。这事儿虽然吓人,但也让他对山水有了新感悟。劫后余生,他觉得自己得抓紧时间,把眼前的美景画下来。 活下来后,黄公望干脆在富春江边住了下来。他每天带着画具出门,找块石头坐下,就开始画。山怎么叠,水怎么流,树怎么长,他都仔仔细细画在纸上。风吹日晒,他也不在乎,就想把这片山水留下来。经过好几年的功夫,他终于画出了《富春山居图》。这幅画长长的,山石嶙峋,水面开阔,渔船点点,看着就让人觉得舒服。 他画完没多久,就去世了,享年83岁。死的时候,他可能没想到这幅画后来会那么出名。这幅画用的是披麻皴,线条细腻,墨色淡雅,把元代文人画的味道展现得淋漓尽致。后来的画家,像明代的沈周、清代的王原祁,都对他佩服得不行。 黄公望走了,《富春山居图》却没消停。明代时,这画落到收藏家吴洪裕手里,他宝贝得不得了,整天挂在家里看。可他死前发了疯,居然要烧画陪葬。火都烧起来了,他侄子冲进去抢出一半,画被分成两段,前半段叫《剩山图》,后半段叫《无用师卷》。 这两段画后来辗转流传,现在一个在浙江省博物馆,一个在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两岸联手办展,两段画终于凑一块儿让人看。画上有些地方烧焦了,但山水的味道一点没丢,照样震撼人心。这画能流传下来,真不容易,也多亏了黄公望当年的坚持。 黄公望的画厉害在哪儿?一是技法,他把董源的披麻皴发扬光大了,山石画得立体又自然;二是意境,他的画不光是画景,更有种文人的清高在里面。他的《富春山居图》开了元代文人画的先河,后来的“四王”都受他影响。画坛上,他算得上是个划时代的人物。 再说他这个人,坎坷半生却没放弃。79岁被推下江还能爬起来接着画,这种韧劲儿挺让人佩服。他的画不光是艺术品,也是他一生的缩影,带着点苦涩,又满是坚持。

0 阅读:0
墨舞风华姿

墨舞风华姿

墨舞风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