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张大千遇到土匪打劫,被逼无奈之下他只得给家人写信要赎金,却不料在看到他写的信后,土匪老大大手一挥表示,钱不要了,只要张大千这个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16年,彼时的张大千正是在中学念书的年纪。 到了5月27号,学校放暑假,因为家离得比较远,因此当时的学生都是结伴而行的,张大千也不例外。他弟弟张君绶当时和他在同一个学校,因此是一同回家的。 只不过当时治安不好,两个人走着还是太危险了,张大千就又约了六个一道回家的同学,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开往回家的路。 一天之后他们到了当时的一个旧驿站,因为一起的同学的家在那里,所以就借宿休息。 翌日七个好伙伴继续走上了回家的路,因为路上会路过刘伯承所在的丁家坳,几个人都是刘帅的学生,他们就相约去拜访老师。 面对学生的到来,刘伯承自然是非常开心的,但是同时他也心存忧虑。 这七个孩子只不过是未经世事的中学生而已,当时川渝地区土匪横行,本来就是起义势力混杂的地方,牛鬼蛇神横行霸道也不是稀奇事。刘伯承知道孩子们只能徒步回家,所以非常担心匪患。 出发之时,刘伯承再三叮咛他们,一定要小心,最好别再走土路了,即便是阳关道,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只不过当时张大千一行初生牛犊不怕虎,他表示:我们几个包里面除了没完成的课业,啥都没。他们只抢钱,不要命,没啥大事。 就这样几个人还是按照预订的路线行进,其实他们可以换条船的,但是毕竟是穷学生,能省则省,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此时距他们离校已经三日有余,路过永川地界之后不久,果然就碰到了劫道的。 这是他们第一次碰到土匪,虽然性子野,但毕竟是孩子,他们也很怕。只不过幸运的是,这几个土匪也知道学生没钱,搜完身之后也没难为他们,张大千几人见状连忙赶路。 但是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刘伯承之前就告诫过他们,此地匪患盛行、流寇众多,这不,走了一路,被抢了一路。 好在他们也没受过太多为难,每次都是平安脱险。话虽如此,加上第一次,到了晚上他们已经被抢了七回了,精神压力也不小。 就这样走走停停,眼看天就黑了,他们得找一个地方歇脚,不然再晚就迷路了。刚好前面有个天主教堂,所以他们就打算在那里打尖。 但是我们古代有句话:宁可露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 教堂也是一个道理,当地路过的人也告诫他们几个,此地有强人名号为“棒老二”,经常在此地打劫过往旅客。 但是张大千一行人却不以为然,一来他们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即使被打劫也不怕有人伤害他们;二来他觉得这些当地人可能不希望他们叨扰教堂才这么说的。 反正最终他们七个人是住在教堂里了。直到半夜几人熟睡的时候,突然枪声四起,张大千还以为自己在做梦。骚乱之时不知谁喊了一声:“有土匪!快逃命!”这才惊醒了一行人。 张大千忙不迭地朝外跑,结果因为太慌乱摔了一跤,正好跌进了土匪怀里。原来这“棒老二”是土匪头子,本名邱华裕,听名字倒是个文雅人。 然而邱华裕却是这十里八乡最厉害的土匪,拿到张大千,见他身无分文,邱华裕就令他写信给家里。 信里面要写清楚:他被绑架了,现在需要三千大洋,否则小命就没了。 张大千哪里见过这阵仗,赶忙提笔就写。信件完成之后,邱华裕拿来检查,结果张大千的一手漂亮字吸引了他。 他当即就表示:留下跟我干吧。 跟他打家劫舍的基本都是大老粗,识字的就更少了,张大千在这众匹夫中,确实很出众,邱华裕是想要张大千做自己的军师,其实就是帮忙写绑票信的。 张大千是个读书人,自然是一百个不愿意。但是邱华裕穷凶极恶,张大千不敢拿自己的命开玩笑,就这样他成了土匪窝的师爷。 当时时局变化很快,邱华裕不久之后成了剿匪对象,张大千又成了另一伙土匪的师爷。 还别说,在第二段“土匪生涯”之中,张大千还因祸得福得到了一本珍贵诗集,这也是他此间文采大涨的原因。 就这样做了三个多月的土匪师爷,最后军队剿灭了附近的土匪窝,张大千也得以重见天日,此经历不可谓不奇妙。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9评论】【4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