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李宗仁回到大陆,一年后曾经的心腹黄绍竑来找他,只说了一句话便离开,当天

平南 2025-04-26 17:18:26

1965年李宗仁回到大陆,一年后曾经的心腹黄绍竑来找他,只说了一句话便离开,当天晚上黄绍竑就在家中自杀了。

广西大山里走出来的黄绍竑这辈子绕不开两个人,那就是李宗仁和白崇禧。

他们三人年轻时候都是提着脑袋闯江湖的料,硬是在军阀混战的年月打出了名堂,成了桂系军阀响当当的三巨头。

不过要说这三人里谁的经历最跌宕,那还是黄绍绍竑这个后来当上高官的奇人。

黄绍竑打小在广西梧州长大,二十岁就进了广西陆军小学堂,别看他小,但确实有两把刷子,从排长干起没几年就混成了营长。

那年头广西地面土匪比野兔子还多,黄绍竑带着队伍在百色剿匪,没成想阴沟里翻了船,被土匪包了饺子。

上头火冒三丈要拿他开刀,他倒是机灵,趁着月黑风高跟着烟帮跑路了。

没曾想此次逃亡倒给他牵上了白崇禧的线,二人合伙拉起队伍,在桂西北混成了气候。

要说黄绍竑这辈子最对不住的人,还是李宗仁,当年李宗仁在玉林当粤桂边防军司令,见黄绍竑是个人才,主动递了橄榄枝。

黄绍竑带着家当投奔过去,没过半年心里就长了草,趁着白崇禧脚伤住院,他把队伍拉出玉林单干。

更绝的是临走还拐走了李宗仁两个营的精兵,气得李宗仁差点吐血。

可李宗仁到底是干大事的人,放出话来说"兄弟想闯荡就去闯,混不下去随时回来"。这话传到黄绍竑耳朵里,臊得他脸皮发烫,后来逢人就夸李宗仁义气。

1924年他们聚一起,竟把广西地界上的大小军阀收拾得服服帖帖。

李宗仁主外带兵打仗,白崇禧出谋划策当军师,黄绍竑坐镇后方搞后勤,活脱脱现代企业管理的前身。

靠着这套分工,新桂系在南方闯出了名头,连蒋介石都得给他们三分薄面。

不过好景不长,1927年老蒋发动清党,桂系跟着掺和,手上沾了不少共产党人的血,这成了黄绍竑后半辈子最大的心病,后来写回忆录还专门为此忏悔。

抗战那几年桂系跟蒋介石掰手腕没少吃亏,黄绍竑头一个打了退堂鼓。

他觉得跟老蒋硬碰硬就是拿鸡蛋撞石头,1948年干脆撂挑子走人。

不可否认的是他在政治方面的嗅觉确实灵敏,眼看国民党要完,转头就参加北平和平谈判。

1949年4月他联合四十多个国民党要员通电起义,这份声明现在还在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存着。

新中国成立后,黄绍竑当上了政务院委员,李宗仁跑美国避难,白崇禧跟着老蒋去了台湾。

1965年李宗仁突然回国,黄绍竑亲自到机场接风,两个白发老头抱头痛哭的场景,被新华社记者拍下来登在《人民日报》头版。

可好日子没过两年,黄绍竑这种当过军阀的"历史问题人物"首当其冲,遭人唾弃。

1966年8月最后那个礼拜,他趁着夜色摸到李宗仁住处,看着老上司还算安全,回家就把安眠药全吞了。

第二天早上保姆发现时,床头柜上摆着张字条,写着"士可杀不可辱"五个毛笔字。

黄绍竑这一死,桂系三巨头彻底成了历史,要说这人一辈子活得够本,年轻时刀头舔血,中年叱咤风云,晚年还能在新中国谋个一官半职。

但到底没逃过时代洪流的裹挟,就像他自己说的:"我这一生,前半段是旧社会的鬼,后半段想当新社会的人,终究还是两头不靠岸。"这话现在读来,倒像是给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做了个注脚。

信息来源:北伐战争与梧州——中国青年网

0 阅读:1198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7

用户10xxx67

9
2025-04-26 20:51

风雲变幻,命运多舛!

猜你喜欢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