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战败后,坚决不肯投降,他吞下鸦片自尽前摧毁了提督大印后,没想到即便他已死,朝廷依旧没有放过他,光绪帝下令查封丁汝昌的所有家产,还要求他身穿囚服入殓,并用三根铁链锁住棺材,十年内不得安葬,死后依然被束缚如同在“牢”中。
丁汝昌是个苦命的娃,爹没了,家里穷得叮当响,日子过得跟猫啃死耗子似的,连块豆腐都吃不上,活不下去了,小伙子心一横,背井离乡去投军,想靠一身傲骨闯出个名堂。 那会儿正赶上太平天国起义,天下大乱,丁汝昌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浴血厮杀,就跟猛虎下山似的,谁挡都不是个事儿,几年下来,小伙子靠着一身胆识,爬到了不小的官儿。 这时候,大清朝廷里有个大腕儿,叫李鸿章,看上了这个当兵的料,俩人一拍即合,李大人二话不说,劈手把丁汝昌给提拔了,还是个海军提督! 这事儿闹得满朝哗然,要知道,咱们丁老弟是打陆战出身的,陆军上将变海军提督,这不是瞎胡闹吗?可不巧,丁汝昌还真是个不服输的倔脾气。 人家压根儿就没坐过几回船,连个航海罗盘都不知道咋整,但这位爷硬是一边请教洋鬼子,一边翻海图学本事,生生把自个儿给整成了个“航海达人”。 就这样,丁提督一头扎进了北洋水师,这水师啊,那是李鸿章的心头宝,花了老鼻子劲儿才给攒下的家当,丁汝昌上任头一阵子,兵强马壮,打了几个漂亮仗,把那些垂涎中国海疆的列强打得鼻青脸肿。 弄得北洋水师的军舰一年比一年破,最后连日本的渔船都不如了,偏偏这时候,甲午战争就杀到跟前了,丁汝昌心里门儿清,这仗不好打啊,可他就是那种宁可战死,也不愿苟活的硬骨头。 黄海大战一开始,丁提督就带着舰队浴血奋战,北洋水师的军舰跟日本人一比,那是相当的寒碜,拼了老命也扛不住对方猛烈的炮火,仗还没打几天,北洋水师就损失殆尽,连渣都不剩了。 丁汝昌带着残兵败将退守威海卫,朝廷里还有人嚷嚷着要他保存实力,避免决战,这不是添堵吗?不让打仗,留着舰队喂鱼啊?丁汝昌心里憋屈啊,可到底是个服从命令的军人。 日本人打过来的时候,北洋水师被围在孤岛上,就跟瓮中之鳖似的,想冲出去都冲不出去,眼瞅着弹药快打光了,援兵还不见影儿,丁汝昌心里那个悲凉啊。 日本人劝他投降,还说要给他高官厚禄,笑话,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丁汝昌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当晚就吞鸦片自尽了,临死前,他一炮把军舰炸了个稀巴烂,连军印都烧得渣都不剩。 丁提督以身殉国,部下有的追随他而去,有的缴械投降,到头来,威名赫赫的北洋水师,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完了。 丁汝昌的老婆孩子盼啊盼,盼来的却是一口黑漆漆的棺材,这棺材还不让装殓,整整十年不许下葬,一直被铁链锁着,冷冰冰的,跟这位将军的遭遇一样让人心酸。 清廷觉得丁汝昌丢人,把他当成了替罪羊,殊不知,丁汝昌虽败犹荣,百姓心中自有英雄谱,民间都把他当作民族脊梁来纪念,直到清朝末年,丁汝昌才沉冤得雪。 北洋海军的将士们凑了点钱,给丁汝昌修了个祠堂,算是聊表寸心吧,回头想想,一个人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总归抵不过大时代的洪流。
用户27xxx97
皇帝不是傻子,既然这么办,必有理由
武寒旭
把败仗不可耻,不过0战绩,就说不过去了。不过清未,他也算盲人国里的独眼龙,换他人比如我,可能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