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空军英雄赵宝桐对女记者一见钟情,记者:答应我三个条件 在抗美援朝空战中,赵宝桐共击落美机7架、击伤2架,创造了志愿军空军个人击落击毙敌机的最高纪录被称之为了中国空军历史上的“空战之王”。不过,就是这样一位英雄也对一名女记者一见钟情,记者表示,要答应她三个条件。 1952年2月14日,赵宝桐作为志愿军英雄代表,毛主席也热情地接见了他。而在后来的采访中,赵宝桐竟然遇到了自己的一生所爱。 在朝鲜战争中,奋勇杀敌的英雄们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于是,《人民日报》也对这些英雄人物开始了采访。其实,赵宝桐的心里对采访并不感冒,自己上阵杀敌是应该的,可因为领导安排他报告,也只好接受采访。 这天王金凤前来采访,原本是另一位同事前来,因为计划有变只能她前来采访。王金凤也是一位有文化有知识的女性,更是一位地下党员,也是新中国的第一代记者。 就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称赞缘分的奇妙。两人竟然一见钟情,一见面两个人脸上就染上了红晕。王金凤也按捺住情绪,大大方方地采访着赵宝桐,赵宝桐也在王金凤的引导下顺利完成了采访。 采访结束后,赵宝桐有一丝不舍,他也懊恼自己怎么没有向她要联系方式。 好在不久之后,两个人竟然再次见面。不久之后,组织上要他们这些英雄代表去做事迹报告,材料要自写些。此时,他想起了王金凤,决定让她知道一下自己,这样一来,两人也能增加感情。一切正如他所料,两人一来二去也逐渐对对方有了好感,感情也迅速升温,开始变得亲近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赵宝桐决定对王金凤表达自己的心意。当然,王金凤也是一位有理想抱负的女性,于是她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要工作,第二不会做随军家属,第三对方不能有大男子主义。 王金凤提出的这三个条件,也让赵宝桐更加喜欢这个独立自主的姑娘,当即答应了下来。 可当他们公开联系不久之后,周围人却对他们议论纷纷。一个是空军英雄,一个是报社记者,他们之间身份悬殊,都说他们不般配。 一时间,两人也产生了分手的念头。刘亚楼也亲自出面鼓励两人,告诉他们不要理会那些流言蜚语。于是两个人也坚持了下去,很快把结婚提上了日程。 可当时朝鲜战争还没有结束,赵宝桐再次收到了赴前线作战的任务。王金凤也知道国家面前,有大家才有小家,温暖安慰着赵宝桐:“你去守国,我来守家。” 在战场上,赵宝桐奋勇杀敌。 1952年11月21日,赵宝桐在参加战斗的过程中惊险万分。 战斗中,他驾驶的战斗机率先冲散了敌机的队形,随后他把飞机拉高,身边的僚机也跟随着他拉起。此时,赵宝桐左边的四架敌机已经被我机咬住,右边的4架敌机也已经窜到了左侧。他马上意识到,敌人这是想要利用水平转弯来咬他的尾巴。他决定将计就计,向左转弯后猛地向上一拉,一下子就占据了高度优势,随后立即向敌机开炮。 一时间敌机没能反应过来,被击中后瞬间燃烧成为一个火球冲下云霄。 这次战斗结束,赵宝桐终于完成了任务,回到了王金凤的身边。1953年8月,在刘亚楼的见证下,两人也举行了婚礼。 到了1953年,他进入苏联红旗空军学院学习。回国后,先后担任空军第三师第七团团长、空军第六航空学校训练团团长、第三航空学校副校长、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等。 1988年,他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奖章。 离休后的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根雕,也获得了不少奖,被选为全国根雕艺术协会的理事。2003年12月12日,赵宝桐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5岁。
1952年,空军英雄赵宝桐对女记者一见钟情,记者:答应我三个条件 在抗美援朝空战
青锋人物
2025-04-22 14:33:12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