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志愿军战士在撤退时,猛然发现眼前这狭隘的小山谷里,竟突然出现成千上万头美军,

平南 2025-04-21 11:49:50

一群志愿军战士在撤退时,猛然发现眼前这狭隘的小山谷里,竟突然出现成千上万头美军,甚至连坦克都一眼望不到头。

1951年5月,志愿军战士们刚打完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硬仗,口袋里的干粮见了底,弹药箱轻得能飘起来,水壶里的水喝起来带着涩涩的苦味。

部队像绷到极限的弓弦,正沿着崎岖山路往北撤退,谁也没想到美国人的坦克会突然堵在撤退路上。

李奇微这个美国将军确实有两把刷子,他早就琢磨透了志愿军的软肋,那就是后勤补给,志愿军战士背着炒面袋子打仗,弹药得靠人背马驮翻山越岭运过来。

李奇微掐着表算准了志愿军只能连续作战七天,发明了个"磁性战术",像吸铁石似的黏着打,这次他把主意打到了华川这个不起眼的山沟沟里。

华川县城巴掌大的地方,四周全是山梁沟坎,北边是志愿军的退路,南边接着前线,西边连着粮道,东边直通美军进攻方向。

美军第九军悄悄绕开主战场,派坦克营带着机械化步兵往这儿猛扑,铁皮履带把山路碾得直冒火星子。

当时志愿军大部队正忙着撤退,压根没料到美国人的坦克能来得这么快。

58师师长黄朝天是个山东大汉,一米八的个头像根铁柱子似的,撤退路上他听见侦察兵报告说路上有坦克履带印子,还捡到几个带洋字的烟头。

黄朝天掏出皱巴巴的地图一看,后脖颈子直冒冷汗,心想华川要是丢了,东线十万弟兄的后路就全给截断了,到时候别说撤退,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

黄朝天把旱烟杆往腰里一别,冲着通讯员就喊:"传令兵!叫全师调头!"这时候军部电台早断了联系,也没上级命令,九千多号人就这么硬生生转了个弯。

炊事班的大铁锅叮铃咣啷响成一片,文工团的小姑娘把辫子往帽子里一塞,扛着绷带就上了阵地。

最要命的是940高地,这山头看着不起眼,可谁占了它就能卡住整条防线。

黄朝天把手下最能打的3营长赵连山派了上去,一百二十个战士抡着铁锹挖了三天三夜,等美国人的炮弹砸过来的时候,战壕里都能闻见新鲜泥土的腥气。

头天打仗就跟开了铁匠铺似的,炮弹把地皮都掀掉一层,美国大兵缩在坦克后头往前拱,志愿军战士等坦克碾到眼皮子底下才动手。

有个小战士把爆破筒往车底下一塞,轰隆一声响,半截履带炸上了天,还有个班长抱着汽油罐往坦克上扑,火苗子蹿得比人还高。

打到第五天头上,美国人的大喇叭开始喊话:"华川早让我们端了!赶紧投降还能活命!"黄朝天蹲在指挥所里啃生土豆,听见这话噗嗤笑了:"放他娘的洋屁!老子这不还站着喘气呢?"转头就把最后半箱手榴弹送上了前线。

940高地上最后二十七个人守到第七天,赵连山营长左胳膊早让弹片削没了,眼瞅着美国兵又涌上来,他用牙咬开手榴弹拉环,整个人扑进了人堆里。

阵地上有口铁锅,原本是炊事班煮饭的家伙什,后来改成烧石头,把鹅卵石烧得通红,美国兵往上冲就往头泼过去,烫得那些大兵哭爹喊娘。

最悬乎的是第十天早上,弹药彻底打光了,战士们握着崩了口的刺刀,兜里揣着石头片子准备拼命。

这时候山后头突然响起熟悉的军号声,27军的援兵到了!黄朝天一屁股坐在地上,摸出旱烟杆才发现手抖得根本点不着火。

这场仗打了整整十天十夜,九千多人硬是扛住了三万美军和上百辆坦克的轮番冲击,最后清点人数,活着的还不到五千。

李奇微后来在回忆录里写,华川这仗让他想起了斯大林格勒,这话从美国人嘴里说出来,听着倒像是认了栽。

战后收拾战场的时候,有人看见那口烧石头的铁锅还在冒烟,锅底结着层黑乎乎的石头渣。

炊事班长老王抹着眼泪说:"这锅汤,怕是世上最硬的汤了。"阵地上到处是崩断的刺刀、炸弯的枪管,还有半截没烧完的美国烟盒。

毛泽东听说华川的战况,说了句:"这是救了十万人的性命。"58师那个打得只剩20多个人的3营,后来改名叫"钢铁营"。

黄朝天得了朝鲜发的勋章,可他总跟人说:"勋章该给那些躺在山上的弟兄。"

现在想想,美国人靠的是铁甲大炮,志愿军靠的是血肉之躯,华川这仗没那么多弯弯绕,就是拿命换时间。

那些烧石头的铁锅、崩口的刺刀,还有用牙咬手榴弹的决绝,到现在都让人脊梁骨发烫。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抗美援朝战争史料选编》,解放军出版社,2001年,第342页。

0 阅读:207

评论列表

山野

山野

2025-04-21 12:57

向共和国那些最可爱的人致敬!

猜你喜欢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