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一新疆男子退伍后被分到供销社工作,当地百姓频繁在他这里赊账,他从不拒

平南 2025-04-22 06:35:53

1992年,一新疆男子退伍后被分到供销社工作,当地百姓频繁在他这里赊账,他从不拒绝,谁料主任查账竟赊了20000多元,转过头对他说:“你走吧,”他叹气:做人不能太心软!可哪想因为别人的1个帮助,又让他做起了“好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 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1992年,阿里木江·哈力克(阿里木江)退役后被分配到了新疆某供销社工作。

那时候,他并没有经历过大城市的繁华,只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凭着几分责任感和单纯的热心,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生涯。

刚开始,大家对他这个新人的印象都还不错,因为他总是笑脸相迎,耐心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老百姓。

当地百姓在供销社买东西时,总是喜欢赊账。阿里木江的性格温和,从不拒绝他人的要求。即便是有人欠账,他也心软,宁愿自己亏点,也不愿看到别人为难。

结果,这种心软成为了他的“包袱”。后来,供销社主任查账时,发现阿里木江竟然为群众赊账了20000多元。

这笔账显然让供销社吃不消,主任愤怒地告诉阿里木江:“你走吧。” 阿里木江没有争辩,只是轻轻叹气:“做人不能太心软。”

那时,他或许并不理解自己的“心软”会让自己失业,但他并没有气馁,反而开始思考起自己的人生道路。

从供销社辞职后,他并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踏上了创业的路途。

从供销社辞职的阿里木江没有闲着,他开始四处找机会谋生。经过一段艰苦的打拼,他终于在贵州开始了自己的生意——卖羊肉串。

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么一位有责任感、乐于助人的人,卖羊肉串不过是个简单的生计而已,但阿里木江做的羊肉串,不仅仅是“生计”,更是他在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善良。

他的羊肉串生意并不容易。从开始摆摊时,他并没有一夜暴富的运气,甚至在许多困难面前都几乎想过放弃。

可他并没有选择轻易放弃,而是凭借着自己的坚持和善良,一点一点积累着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仅在贵州站稳了脚跟,还赚到了一些钱。

但他并没有把所有的钱都用在自己身上,阿里木江开始想着如何回馈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曾经得到过别人无私的帮助,正是这些帮助,才让他能够走出困境,走向今天的成功。

阿里木江成立了“阿里木助学金”,并开始资助贫困学生。

起初,他只能每年资助少数几个孩子,但随着他的财富积累,他资助的学生数量逐渐增多。

阿里木江的善举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许多人开始向他学习,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更让人敬佩的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发生时,阿里木江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积极地帮助受灾群众。

他会捐款、捐物资,甚至自己亲自带着帮助物资去灾区。他从不图个人的名声,只是想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一份微薄的力量。

正是因为他的无私奉献,他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成了许多人心中的楷模。

人总是会经历一些坎坷和难题,有时这些困难看起来好像无法逾越,但是阿里木江的故事证明了,只要坚持不懈,愿意付出,最终会有回报。

也许他从不曾想到自己的善良会换来如此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但正是他心中那份温暖的力量,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

信息来源:兰州晚报2024-1-2

0 阅读:1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