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聊聊T62系列主战坦克。T62系列坦克,属于苏联在T54/T55坦克之后,发展的新一代主战坦克。与之前的T54/T55坦克相比,T62系列坦克,进一步提升了防护能力,战斗全重37.5吨。同时,采用了功率更大的柴油机,最大功率580马力。在火力方面,采用了全新的115毫米滑膛炮,打击火力进一步提升。 T62系列坦克,相比之前的T54/T55系列坦克,无论是火力、防护,还是机动性,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在六七十年代,T62系列坦克,除了装备苏联陆军之外,还大批量出口和援助。以朝鲜为例,在70年代,陆续得到了相当数量的T62系列坦克。并且在苏联的支持和技术帮助下,朝鲜一步步组建了T62坦克生产线,能够自己生产T62主战坦克。 90年代以来,朝鲜更是在T62系列坦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天马系列、先军系列等一系列改进型。截至目前,T62和各种朝鲜的国产改进型,仍然是朝鲜陆军的绝对主力。从坦克数量来说,朝鲜陆军达到4000多辆的水平,不得不说属于坦克大国。 接下来,我们聊聊T62坦克在我国的情况。50年代,在苏联的技术帮助下,我国在苏联T54A型坦克的基础上,进一步仿制、发展,推出了国产59式坦克,开启了59式大家族的历史。进入60年代以后,由于中苏关系一步步恶化,我国已经不可能再从苏联获得坦克技术。同时,面对苏联陆军的T62系列坦克,解放军陆军的压力非常大。
因为,面对T62系列坦克,59式坦克在各个方面,非常被动。解放军陆军,只能依靠反坦克炮和反坦克地雷,对付T62系列坦克。1969年,我国与苏联爆发了珍宝岛之战。在此次作战中,解放军部队缴获了1辆T62坦克。1969年8月,这辆坦克被运往科研部门,进行了各方面的技术逆向攻关。通过各方面的研究和攻关,我国科研部门发现。 T62坦克的各方面性能,明显优于我国正在发展中的121坦克工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迅速开始了122坦克工程。那么,我国为何没有直接仿制T62坦克呢?第一,T62坦克属于苏联60年代初期的技术,如果我国在60年代末期开始仿制,那么,最少在70年代中后期,才能定型、批量生产。这样一来,国产的T62坦克,会出现“服役即落后”的局面。
其次,关于T62坦克,除了一辆缴获而来的样车之外,我国没有任何的技术资料,更不可能得到苏联的技术援助。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周期和投入成本太大,解放军部队根本等不起。最终,我们没有仿制苏式T62坦克,而是开始发展国产122坦克工程。122坦克工程,要求在很多方面,比亚能够压制苏联的T62系列坦克。 当然,我国没有仿制T62坦克,不代表不能仿制T62坦克上的各个子系统,例如红外成像仪、双向稳定器、三防系统、发动机等等。后来,很多T62坦克的子系统,被成功仿制,投入了69式、79式坦克的技术发展。至于122坦克工程,后来的事实证明,122坦克工程的很多要求,标准太高,已经超出了我国军工部门的技术水平。
后来,122坦克工程的部分要求,不得不进一步降低。对于122坦克工程,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122坦克工程,并不是一辆样车,而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部队的需要,先后推出了几个不同的版本和批次。例如122-4、122-6样车等等。进入七八十年代以后,122坦克工程,一步步发展和演变,最终,成为了80式坦克项目。
80式坦克项目,堪称我国第二代坦克的开端。在很多方面,对标了日本的74式坦克、美国的M60系列坦克。80式坦克并没有定型、批量生产,因为,我国在85式坦克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了2个不同的分支,分别是:85式坦克、88式坦克。进入90年代以后,88式坦克,成为了解放军陆军装备的第二代坦克。至于85式坦克,则是标准的外贸出口型坦克。
关于我国陆军装甲车辆发展、建设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