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范蠡二儿子杀了人。他让长子带1000两黄金去救。范蠡再三叮嘱:"把钱给对

小博大史 2025-04-16 11:08:13

春秋时,范蠡二儿子杀了人。他让长子带1000两黄金去救。范蠡再三叮嘱:"把钱给对方后,不要多说一句话。否则,你弟弟就会小命不保。"不曾想,长子玩起了心思,没有听范蠡的话,最后带回了弟弟的尸体!范蠡的预言得以印证! 春秋时期,范蠡作为越国的重臣,辅佐越王勾践完成了灭吴的霸业。在越国取得胜利之后,范蠡看透了世事沉浮,选择功成身退。 范蠡离开越国后,带着家人迁居到陶地经商,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经商才能,很快就积累了大量财富,被世人称为陶朱公。 在春秋时期的商界,范蠡的名字就像一面旗帜,他创立的经商之道被后人奉为圭臬。他的三个儿子在这样显赫的家族环境中长大,本应该承袭父亲的才智和远见。 然而事情总是难以预料,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经商时,因为一场意外与人发生冲突,最终酿成了人命案。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到了范蠡的耳中,作为一个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他深知这其中的严重性。 在得知二儿子被楚国判处死刑的消息后,范蠡决定派遣小儿子前往楚国,带着一千金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范蠡之所以选择小儿子,是因为他深谙人性。小儿子从小锦衣玉食,对金钱没有太深的执念,办事也更加简单直接。 大儿子得知父亲的安排后,立即跪在范蠡面前,表示一定要由自己去救弟弟。他以死相逼,声称如果父亲不同意,他就以死明志。 范蠡的妻子也在一旁不断劝说,认为让小儿子去太过冒险。她担心二儿子没救出来,反而又把小儿子赔进去,反复强调应该让成熟稳重的大儿子前往。 面对家人的压力,范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清楚地知道大儿子虽然成熟稳重,但从小跟着自己吃过苦,对钱财看得很重,这种性格在处理这样的危急情况时往往会产生致命的影响。 经过再三考虑,范蠡最终做出了一个违背自己判断的决定,同意让大儿子前往楚国营救二儿子。 在决定让大儿子前往楚国后,范蠡开始布置营救计划。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楚国的庄生,此人虽然居住简陋,但在楚国却有着超然的地位。 庄生是楚王的老师,在朝中备受尊重,他的建议总能得到楚王的采纳。更重要的是,庄生为人清廉,从不贪图钱财,在楚国上下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范蠡深知要在楚国这样的大国营救一个死囚,单靠钱财是不够的。必须找到一个既有能力又值得信任的人,而庄生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在交代任务时,范蠡将一千金交给大儿子,并反复叮嘱了三点要求。第一是务必将这一千金全部交给庄生,第二是交完钱后立即离开楚国,第三是不要私自做任何多余的事情。 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范蠡还特意告诉大儿子,庄生平日里深居简出,但每个月都会进宫面见楚王。这个时机对于营救二儿子来说极为重要。 在交代计划的时候,范蠡反复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他告诉大儿子,营救这种事情不能操之过急,要学会等待最恰当的时机。 在整个计划中,范蠡特别注重保持低调。他告诉大儿子不要到处打听消息,也不要试图联系其他人,这些多余的举动都可能会给救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范蠡选择庄生作为救人的关键人物,还看中了他的为人处世。庄生虽然位高权重,但始终保持着淡泊名利的本色,这正是范蠡最为看重的品质。 范蠡深知在楚国这样的大国,光靠钱财是无法达到目的的。真正能够救人的,是庄生在楚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他在楚王面前的分量。 这个计划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完全按照范蠡的安排去执行。任何的偏差或者自作主张,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完全偏离了范蠡的预期。大儿子在出发时,私自多带了几百两黄金。 当大儿子来到庄生家中,看到的是一片破旧的庭院,杂草丛生的景象让他对父亲的判断产生了怀疑。虽然他按照父亲的要求将一千金交给了庄生,但内心已经开始盘算着其他的营救方案。 在庄生收下金子并要求他立即离开楚国后,大儿子并没有遵从这个建议。他带着私自准备的几百两金子,开始暗中接触楚国的其他官员。 正当大儿子四处活动的时候,庄生已经开始实施他的营救计划。在一次觐见楚王时,庄生谈论起天象异常,暗示可能有大灾难降临。 楚王对庄生的话深信不疑,立即询问应对之策。庄生借此机会建议大赦天下,以此来消除灾祸,楚王当即同意了这个建议。 消息传开后,大儿子通过贿赂的官员得知了这个消息。他认为自己给庄生的一千金完全是白白浪费,因为大赦天下是针对所有囚犯的,并非专门为了救他弟弟。 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大儿子再次前往庄生家中,打算要回那一千金。这个行为彻底激怒了庄生。 庄生虽然还是把金子退还给了大儿子,但他随后立即进宫面见楚王。他告诉楚王,有人在利用大赦天下的机会,企图通过贿赂官员来营救死囚。 楚王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将范蠡的二儿子处死。最终,大儿子只能带着弟弟的尸体返回家中。

0 阅读:41986

评论列表

江渐月

江渐月

83
2025-04-16 20:03

明知道老大去老三会有危险,可还是派老大去。

奔跑的落叶 回复 04-18 19:01
为什么不亲自去?

天外飞仙 回复 04-18 18:01
老大以死相逼!

用户15xxx20

用户15xxx20

67
2025-04-17 10:22

老三这个号已经养废了,救回来也没什么用,倒不如废物利用,给老大上一课。

面壁计划 回复 04-19 13:44
我觉得你更废,不说其他的,就一篇文章,老二老三你都能搞混!

转角遇见你 回复 04-18 16:08
你知道就好

不烦汉服体验店

不烦汉服体验店

49
2025-04-18 14:29

第一次看我以为大儿子是个废物 第二次看我发现大儿子有点东西

卢楠

卢楠

40
2025-04-18 07:48

老大故意弄死老三

用户39xxx26 回复 04-18 14:04
少一个人分家产,美滋滋

用户10xxx50 回复 04-19 08:14
老二老三,眼睛不好,别乱评论

用户22xxx68

用户22xxx68

39
2025-04-18 13:49

鲁迅的父亲还是爷爷也有一样的故事记不清楚了,是买个举人。出发前交代仆人给了钱立刻就走。结果仆人自作主张要人家写收据。主考官大怒,你家主人这辈子别想当举人了

BHT 回复 04-18 17:44
是那个仆人在那里大喊,老爷,我把钱已给了那考官,结果大家都听见了。

海川 回复 04-22 17:28
不是要字据那么简单,是那个仆人又忠心又愚蠢又负责,主考官是鲁迅爷爷的好友,本来仆人把一万两银票夹在书信里面当众交给主考官就已经很危险,然后又当着很多人的面要收款字据,结果主考官脸都白了,直接当众打开书信,然后立马派人捉拿贿考之人,鲁迅他爷爷都吓得躲进了租界,后来投案自首,又遇到大赦天下才花钱出来的。

大海

大海

34
2025-04-18 15:21

范蠡派大儿子和诸葛亮派马谡有得一比!

shenhm9797

shenhm9797

28
2025-04-17 17:01

冯梦龙《智囊》

49xxx77

49xxx77

23
2025-04-16 18:35

是老三被问斩,老大小时候吃苦过于扣门,老二老三没吃过苦。

我和我 回复 04-18 17:17
存折找不到,不代表钱没了。

長安·独立夏衣轻 回复 我和我 04-18 23:50
他当时懵了呀,就以为钱找不回来了。

田甜火龙果

田甜火龙果

21
2025-04-18 13:28

人可以预测未来,并不代表就是未来,何况陶朱公也是局种人,身不由己!

无忧亦无怖 回复 飞翔9999 04-18 20:09
老大要去救老二也没有必要以死明志,但是却明了,说明老大和老二,老范要做出选择了[得瑟]

飞翔9999 回复 04-18 19:41
老大不是说不让他去就以死明志吗,老大和老二,范蠡还是偏爱老大的![静静吃瓜]

用户18xxx54

用户18xxx54

19
2025-04-18 14:32

啰哩啰嗦一大推没用的重复的文字

咸吃萝卜

咸吃萝卜

17
2025-04-18 18:14

家主之争,老大成功做掉老二。

刘胜利 回复 04-18 18:54
你是唯一一个看明白的人

风满楼

风满楼

16
2025-04-17 14:34

这老大是故意坑害老二。

49xxx77 回复 用户39xxx26 04-18 16:15
很老的典故被小编改坏了。原讲事成之后给钱,老大以为大赦是免费午餐,所以没履约。

用户39xxx26 回复 04-18 15:13
肯定的,再蠢也不可能跑去对方家里要求退钱啊,只能说老大压根不想老三被救出来,少一个人分家产对老大更有吸引力

迷路的兔子

迷路的兔子

15
2025-04-18 17:52

少一个分家产,老大笑麻了

tom888

tom888

10
2025-04-18 20:25

这故事就是偷换概念,如果老大不去要回黄金,而是去感谢,那这个故事怎么讲?这就是在偷换概念。回避本质

唉唉唉 回复 04-19 14:11
原文就是去感谢,委婉的讨要!

本以为豁达如鲁达

本以为豁达如鲁达

9
2025-04-17 17:21

千金,不是千两黄金!

長安·独立夏衣轻 回复 04-18 12:50

用户39xxx34

用户39xxx34

8
2025-04-18 19:45

庄生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处理一批政敌

用户10xxx38

用户10xxx38

7
2025-04-18 22:04

淡泊名利还收黄金千两?

用户74xxx01 回复 04-21 08:49
原文收礼是估量他的诚意,事成后,庄生要退回的。

面壁计划 回复 04-19 13:48
赵处长有话要说……[哭笑不得]

雅_皮士

雅_皮士

5
2025-04-18 20:30

电视剧浪迹天涯里有这个情节[裂开][哭笑不得]

风轻云淡 回复 04-19 08:28
电视剧里的情节大部分都是你抄我,我抄你的,哪有那么多的原创

用户14xxx83

用户14xxx83

4
2025-04-17 16:27

是他自己杀死亲儿子

用户10xxx36 回复 04-18 18:59
是西施的儿子吗?西施有心脏病,在古代怕是生一个要活着都难

陈默似针 回复 用户10xxx36 04-18 23:43
美人只能做小妾的,做了正妻不是祸国就是䄃民

张工

张工

4
2025-04-18 18:46

东拼西凑,啰里啰嗦,不知所云!

西海

西海

4
2025-04-18 10:15

世子之争向来如此

价值投资难

价值投资难

4
2025-04-22 22:19

人都有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那个,殊不知也是最蠢的那个。上了年纪才明白。

用户10xxx98

用户10xxx98

3
2025-04-21 11:10

我在想,那个年代有没有黄金?

晨光渐逝

晨光渐逝

3
2025-04-20 14:52

老大是故意的,不给回去分遗产,毕竟陶朱公富甲天下,多一个人就得少分好多!

风清扬

风清扬

3
2025-04-18 22:32

小编胡言乱语,对历史一窍不通。

用户10xxx92

用户10xxx92

3
2025-04-21 21:24

这大儿子是个聪明人,这波操作下来就少一个分家产的啊!

用户10xxx14

用户10xxx14

3
2025-04-21 18:38

不知道哪个朝代的某个傻子为了什么目的编出来的故事,后世还都无脑引用!

杀猪的汉子

杀猪的汉子

3
2025-04-19 23:06

草。我发现评论区有一半人阅读理解能力欠费!

你的点赞很到位

你的点赞很到位

2
2025-04-18 17:19

生了个什么玩意

过往无渡

过往无渡

2
2025-04-17 17:07

抄呗!

永州零零

永州零零

2
2025-04-19 11:55

精明算计的人最终把自己算计进去

用户10xxx80

用户10xxx80

2
2025-04-18 15:13

一千两黄金等于一千钱黄金吗?

用户18xxx72 回复 04-18 20:45
中石油计量法应该不是

月神的眷顾

月神的眷顾

2
2025-04-19 13:18

陶朱公知子的故事,大儿子什么都比小儿子强,唯独淡泊钱财这件事上不如小儿子,因为大儿子是跟着陶朱公一起创业起来的,深知钱财来之不易,小儿子出生时家里已然殷实,没有金钱的概念

温良恭俭

温良恭俭

2
2025-04-19 01:23

是老二杀了人,你们都是一眼过的吗[滑稽笑]

10013438

10013438

2
2025-04-21 21:10

刚开始,觉得老大只是不懂世故,后来才发现,老大有点东西,是个高手

用户17xxx93

用户17xxx93

2
2025-04-22 06:51

老大故意要弄死弟弟而已!

用户18xxx98

用户18xxx98

2
2025-04-18 21:40

上次编的毛遂,这次变成了范蠡?

yoyo

yoyo

2
2025-04-20 04:55

俺老家那个县的商圣范蠡

小猪

小猪

1
2025-04-18 13:52

有些人只是金钱的奴隶,而不是金钱的主人

渡康

渡康

1
2025-04-18 23:37

是去救老二,为什么这么多人说去救老三呢?

别冲动

别冲动

1
2025-04-19 17:01

做人办事的道理很深刻

寒风

寒风

1
2025-04-20 16:29

金子也带回来了,竞争对手也死了,一箭双雕,老大厉害

身未动心已远

身未动心已远

1
2025-04-19 10:12

话说他大儿子赔命了吗

用户18xxx20

用户18xxx20

1
2025-04-22 15:06

故事而已

自由飞翔

自由飞翔

1
2025-04-24 12:36

老五对老四说 老三的老二是咱家里的老大

猜你喜欢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