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来了,学区房正在快速失去价值
普娃观察文字
2025-03-30 16:05:21
教育均衡化势不可挡,学区房正在迈向那个全面向下的拐点。
上一篇我建议朋友(孩子9月上小班)能不买就不买,能晚买就晚买。
看完本地新出的中考定向生政策征求意见稿,更加明确了这个想法——
⚪️对于中产来说,学区是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
🔵不能用当下的眼光去看待未来几年,拐头的速度会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
新政策大幅度增加了定向生的比例
top高中从60%增加到70%,次优高中也拿出了20-35%的名额作为定向生。
最王炸的是,取消户籍限制,随迁子女只要三年就读同一所学校,也能享受定向生。
·
👉这意味着:定向生覆盖面进一步加大
凤尾干不过鸡头
只要在本校排名相对靠前,就能最多降40分被好高中录取。
👉更意味着,户籍和升学的强绑定在松动。
外来人口只要在所在地上学,就能享受到同等的权利。
·
我生活在沿海弱二线省会,生育率在全国中等偏上,也是人口净流入的城市。
但是,从重要的中招政策里,能窥见操盘手对人口变化的担忧。
未来随着小学生人数的不断减少,小学会不会也放开户籍限制,租售同权会不会渐行渐近?
·
2029年上小学的孩子比2025年少了将近40%。
将近腰斩的降幅,再叠加每个城市都在推进的教育均衡政策,比如教师轮岗、学校高低配的“大学区制”,学区房的稀缺属性还能剩多少?
不要小看这些调节手段,积累到一定阶段,那就是量变到质变。
·
其实,中产疯狂追捧学区房也就近10多年的事。既锁定了优质教育资源,又能保值增值,所以慢慢变成了“思想钢印”。
接下来,生源减少且日渐平均,锁定6-9年的学区房变成卖不掉的“不动产”会成为大概率事件。
在能力范围内,为孩子选择好的氛围和同伴,这很值得。但如果超出了能力,会成为压垮家庭的错误决策。
真要买,兼顾居住,一家人舒服住6-9年,接送方便。不单单为了升学率付费,还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体验付费。
我是家有11岁的普娃观察员,欢迎来到不瞎卷、不焦虑、有方法的世界。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