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智库披露卫星影像显示,解放军在内陆军事基地模拟演练针对"台独"顽固分子的"斩首"行动。基地内不仅复刻了"台独"头目办公大楼,而且还新增复刻了"外事部门和司法机构"建筑及地下隧道设施,这标志着解放军的演练已进入战术实施层级。同时,也向外界传递出在解决台湾问题上,一切已经准备就绪的信号。
有分析指出,民进党当局不断进行谋“独”挑衅,不仅把大陆定义为“境外敌对势力”,而且还鼓动台军为“台独”而战。因此,大陆不得不为“台独”引发的极端情景做好全面的军事斗争准备。换言之,在大陆可能发起的统一行动中出现斩首行动预案是很正常的,其中包括利用无人机侦察定位、特种部队渗透、远程精确火力打击等多种手段的协同运用,从而对“台独”头目及其顽固分子实施精准打击。
上个月,在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发布的《把胜利的旗帜插在宝岛上》MV中,不仅出现了导弹发射、两栖登陆、空降兵跳伞等登岛作战的场面,而且还有1949年解放军渡江战役和占领南京“总统府”的镜头。军事专家分析,这种公开威慑与秘密演练的结合,表明解放军有能力,也有决心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并已经完成对"台独"极端情景的全预案准备。
与此同时,台媒曝出美军准备从金门后撤,全部移防至澎湖的消息。据台媒报道,基于协训台军的需要,美军教官和特战队员时常进出金门,去年曾遭美国媒体解读为美军“常驻”,且强调金门基地距离大陆的厦门市只有不到10公里,这也一度引发美、台当局的焦虑,双方矢口否认美军“常驻”金门。按照台媒的说法,美军在金门的协训原为"出差"性质,半年轮换一次,但去年被美媒误读为"常驻",引发大陆强烈反应。
报道称,随着美国进行全球战略收缩,美军已从欧洲,中东和东北亚地区的前沿据点撤回部分人员和装备,转而加强在西半球和本土的防御能力。此次美军准备从金门后撤,虽源于美国进行全球战略调整,但这也反映出美方既试图维持对台所谓的"安全承诺",又要避免因过度介入而与中国大陆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
面对美军的战略与战术调整,赖清德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直接喊话特朗普,请求其说服大陆"永久放弃武力攻台"。这一请求暴露出"台独"势力面对解放军强大军事压力时的焦虑心态。而在中美可能于APEC峰会期间进行高层对话的背景下,《华尔街日报》披露,特朗普渴望与大陆尽快达成新的贸易协议,大陆则把反对“台独”作为达成协议前提,再加上美军准备从金门后撤,赖清德极为担心自己将会成为“弃子”。为此,赖清德一面承诺增加军费,一面提议特朗普争取成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试图抱紧美国人的大腿,这也反映出他对沦为"弃子"的恐惧。
目前,台海局势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解放军通过"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构建,形成对"台独"的立体威慑;美国在“战略模糊”下进行战术后撤;"台独"势力则试图通过舆论操作制造突破口。针对"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的干预,大陆已明确划出了不可逾越的红线。我国防部也直接把话挑明了:解放军全时待战,随时能战,坚决挫败一切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行径。
台前"立委"郭正亮一针见血地指出,只要美国与台湾当局同意两岸和平统一,大陆就不会攻打台湾,就这么简单。历史经验表明,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1945年光复台湾,中国实现领土完整的关键时刻都伴随着决定性军事行动。如今在解放军联合演训中出现的夺岛、巷战、斩首等课目,既是对"台独"的精准震慑,也是对"挟洋谋独"幻想的现实解构。美国兰德公司最新报告显示,解放军在台海周边已形成72小时完成战略部署的能力,这种压倒性优势正在重塑区域战略平衡。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台湾问题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大陆已牢牢掌握解决台海议题的战略主动权,既保持"和平统一"的足够耐心,也做好了应对最坏情况的全面准备。正如国台办强调的,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争取和平前景,但对任何分裂行径必将采取断然措施。台海局势的最终走向,取决于"台独"势力是否及时悬崖勒马,以及美方能否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