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是高血压的“催化剂”? “茶叶不能喝了?那可怎么办,我都喝了几十年茶了!”这是不少中老年人听到“茶叶会升高血压”的说法后,第一反应。 确实,喝茶这件事在中国人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几乎已经成了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可当一些关于茶叶与高血压的传言在网络上流传后,许多人开始犹豫:茶,到底是养生的良品,还是血压的“催化剂”? 其实,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茶叶中到底含有哪些成分。 茶叶里最受关注的物质之一是咖啡因,能够通过刺激神经的方式让人提神醒脑、心跳加快。对部分人而言,喝完浓茶后会感觉心慌、头晕,这就是咖啡因的作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茶都会让血压升高,研究发现,短时间内大量摄入咖啡因确实可能导致血压上升,但这种升高并不是永久的,是可以逐渐恢复的。 所以或许关键问题在于“量”,茶喝得太浓、太多,或者临睡前大量饮用,对身体确实可能造成负担。尤其是本身血压已经偏高的人,如果长期喝浓茶,咖啡因在体内的刺激作用会更明显,容易让血压波动加大。 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就喜欢把茶叶泡得极浓,水还没变淡就继续往里添茶叶;有些人饭后一杯浓茶,认为能“解油腻”;还有人喜欢把头道茶喝下,殊不知那一泡茶里含有最多的咖啡因和茶碱,对胃和神经的刺激都很大。 对血压偏高的人来说,这样的饮茶方式确实容易引起波动,相比之下,淡茶、温茶、少量茶更安全。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长期饮淡茶、心态平和的老年人,血压反而控制得不错。医生分析,这并非茶叶“治好了高血压”,而是饮茶时带来的放松氛围起了作用。泡茶、闻香、慢饮的过程本身就能让人心境平稳,精神紧张得以缓解,而精神状态对血压的影响有时比饮食还大。 因此,把茶叶简单地归为“高血压催化剂”并不科学。茶本身并非问题,问题在于饮用方式。就像盐、糖、油一样,适量是关键。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能把茶当作一种生活享受,而不是刺激性的提神手段,茶就不会成为“隐患”。 所以,与其害怕喝茶会升高血压,不如学会正确喝茶。淡一点、慢一点、量少一点,让茶成为生活的调味,而不是身体的负担。毕竟,真正让血压失控的,从来不是一杯茶,而是生活中积攒的压力与不良习惯。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