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打下去,俄罗斯就无法收场了?这话听着挺唬人,但看看俄乌战场的真实情况就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俄军确实经常搞大规模空袭,但乌克兰之所以没法组织起像模像样的大规模反击,真不是俄罗斯军队突然变得多强大,根子上的问题就一个——乌克兰手里已经没多少能打的优秀战士了,这才是藏在各种战场消息背后的真相。 先说说最直观的兵力差距,这可不是靠嘴硬能补上的。现在乌克兰前线大概有45万士兵在扛着,而对面的俄军已经有54万人,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自己都承认,到年底俄军兵力可能要涨到69万。 乌克兰士兵的构成,平均年龄都到45岁了,说白了就是一群老兵在硬撑,这些人要么是从战争一开始就没离开过前线,要么是被反复征召回来的,身体和精神早就熬到极限了。 反观俄罗斯,虽然也有损耗,但人家人口基数在那摆着,补充兵源的压力比乌克兰小得多,英国的研究机构都算过,俄军就算减少征兵数量,也能补上战场损失。 比兵力少更致命的是优秀战士的大量损耗。美国情报部门的数据说得很明白,乌克兰已经有8万名士兵阵亡,还有40万名伤员。 这可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战死的大多是有实战经验的老兵,能熟练用火炮、玩无人机、搞协同作战的骨干,这些人得在战场上摸爬好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练出来,一旦没了,短时间内根本补不上。 就像顿巴斯前线的乌军副指挥官跟英国《金融时报》说的,现在派来的新兵,第一次听见炮弹爆炸就吓得往战壕外跑,哪还敢谈反击。 有人可能会说,不是有北约帮忙训练新兵吗? 这话确实没假,但训练出来的兵根本算不上优秀战士。到现在为止,大概有6.3万名乌克兰士兵接受过北约的训练,但训练周期压缩到只有35天,这点时间也就够学个开枪瞄准,连最基本的战场生存技能都练不扎实。 北约教官教的全是跟当前战场脱节的东西,净练些挨家挨户搜查的城市战技巧,那都是他们在中东打出来的经验,可乌克兰前线最需要的是扫雷、挖战壕、投掷手榴弹这些硬功夫。 就像乌军士兵吐槽的,北约教的那套对付装备差的对手还行,跟俄军这种装备精良、配合默契的敌人打,根本不管用。 新兵不仅练得不对路,还没等练熟就被赶上火线。 波克罗夫斯克附近的谢利多沃失守那会儿,乌军本来就只摆了60来个人守着,后来派来300名新兵增援,说好先在战壕里补训几天,结果俄军一推进,这些新兵直接被拉上去当炮灰,没几天就被包围了。 法国花大力气训练的第155旅更典型,这可是泽连斯基亲自批准组建的旗舰部队,全套北约武器,结果2024年11月刚上前线,5000多人的部队就有1800多人临阵脱逃,剩下的人也没心思打仗。 美国军事分析师科夫曼都看得明白,这些西方训练的新部队,还不如那些用老武器的老兵部队能打。 战士不够,征兵又成了天大的难题。 乌克兰政府早就把征兵年龄从27岁降到25岁了,可还是没人愿意来,光是躲起来逃避兵役的青年男性就有80万。前线缺人缺到什么地步? 乌军已经开始从后勤、维修这些后方部门抽人补前线,连空军的技术专家都差点被拉去扛枪,最后还是瑟尔斯基出面制止的,说这些人任何人都无法取代。 即便这样,每月征兵人数还是从3.5万跌到了2万,而且招来的人质量越来越差,乌克兰政治学者盖代都直言,这么征兵只会让前线士兵质量越来越低。 逃兵问题更是把“缺乏优秀战士”的困境摆到了明面上。英国《经济学人》说乌军逃兵比例在5%到10%,可到了2024年,光是新提起诉讼的逃兵案件就超过5万起,比前两年加起来还多。 连高级军官都开始跑路,2025年初,乌军125特战旅旅长霍尔本科中将因为临阵脱逃被抓,他自己喊冤说,当时手里四个营实际战斗力还不到满编旅的25%,要守27公里的防线,连迫击炮都是官兵众筹来的,根本没法打。 这种情况下,就算有西方援助的武器,没人会用、没人敢用,又能顶什么用? 现在乌克兰前线的真实状况是,无人机部队成了救火队员,因为实在没步兵可用。 波克罗夫斯克的乌军无人机指挥官“伊斯特”就说,他们飞无人机的时候,连配合防守的步兵都没有,眼睁睁看着俄军突进来却没法拦。 虽然无人机能炸几辆坦克,但得靠步兵和炮兵配合才能守住阵地,可现在炮弹不够,人也不够,只能眼睁睁看着俄军一点点推进。 别再吹俄军多厉害了,乌克兰打不出反击的真相就摆在这里:能打的老兵死的死、伤的伤,补上来的新兵要么没训练、要么不想打,连征兵都得靠抓壮丁,这样的部队怎么可能组织起大规模反击?再耗下去,恐怕不是俄罗斯无法收场,而是乌克兰真的没人能扛枪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