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贸易代表:中国已拒绝通话,万斯给中国两个选择:要么取消稀土管制,要么美动用所有筹码 中美之间的稀土博弈已进入白热化,美国副总统万斯10月12日向中国发出强硬信号,而背后是特朗普政府对中方稀土出口管制的措手不及与焦虑。 10月12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一场公开讲话中向中国提出两项选择:要么取消近期实施的稀土管制措施,要么美国将动用全部筹码应对。 这一强硬表态发生的几天前,中国抛出的两份管制公告,精准戳中了美国产业链的命门。 这所谓 “史上最严” 新规根本不是简单卡原材料出口的小打小闹,商务部 61 号和 62 号公告直接把网撒到了全产业链 —— 从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到磁材制造的技术,连设计图纸、工艺参数这些数据都算在内,未经许可连给外国人看都不行。 更狠的是,境外企业哪怕只用了 0.1% 中国原产稀土造的产品,再出口都得拿中国许可证,用了中国技术生产的更是没例外,甚至 14 纳米以下芯片相关的出口还要逐案审批。这相当于把稀土产业链的 “根” 和 “魂” 都攥住了,比单纯限出口狠多了。 美国的焦虑全写在数据里。全球稀土储量中国占 48%,开采量占 69%,但最要命的是冶炼分离环节占了 92.3% 的全球份额,这步是把矿石变成可用材料的关键,美国自己根本玩不转。 表面看美国对华稀土进口依赖度 70%,但军事领域是实打实的 100% 依赖 ——F-35 战机每架要 400 公斤稀土,钐钴磁体、雷达系统全靠中国的重稀土,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声呐组件也离不开这些材料。 洛克希德・马丁这些军工巨头早就慌了,五角大楼那点战略储备也就应付短期突发事件,真断供了 F-35 生产线都得停摆。 更荒诞的是美国自己的产业链。加州芒廷帕斯矿号称能产稀土,可之前挖出来的矿石得千里迢迢运到中国提炼,再运回去用,等于把核心环节拱手让人。 现在想建本土分离工厂,光审批加建设就得 5 到 7 年,还得砸几十亿美元,环保部门那一关更难闯 —— 稀土提炼的有毒废水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就好比想吃红烧肉,自己只会杀猪不会炖,还嫌别人炖肉要价高,着实有点被动。 万斯说的 “所有筹码” 其实虚得很。美国之前卡中国芯片脖子,靠的是设备和设计软件优势,但中国这回拿稀土反制,打的是 “现有产业能不能转起来” 的七寸。 2023 年镓锗管制后,国际镓价一年涨了 150%,锗涨 80%,美国半导体企业光调整工艺就花了上亿美金,英特尔的 5G 射频芯片上市都晚了三个月。 现在稀土管制范围更大,麦肯锡算过,美国依赖关键矿产的行业贡献了 4 万亿美元 GDP,真断供连锁反应能波及从新能源汽车到导弹制导的所有领域,军费可能得额外多花几百亿。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这步棋下得特别有章法,不是一蹴而就的。2023 年先管镓锗,2024 年禁锑,2025 年加钨、碲这些,现在直接锁死稀土全产业链技术,等于一步步把美国的替代念想掐灭了。 美国想找澳大利亚、缅甸当备胎,可澳大利亚的矿得运到中国提炼,缅甸的产量不稳定还缺重稀土,根本顶不上。之前特朗普政府喊了好几年 “稀土自主”,结果 MP Materials 公司拿到政府补贴,至今连完整的分离生产线都没建好,这效率着实让人着急。 说到底,美国这会儿的强硬更像是色厉内荏。自己把本土冶炼产业拆了转移到中国,享受了几十年低成本,现在反过来要卡中国脖子,没想到中国手里攥着更实在的筹码。 稀土这东西不像芯片,不是砸钱十年八年就能补全产业链的,地质禀赋、工业积累、环保平衡,哪一样都得慢慢来。 万斯给的两个选择,更像是没辙了的最后通牒,可中国既然敢拒绝通话,早就把美国的底牌看得明明白白 —— 真要动 “所有筹码”,先得掂量掂量自己的 F-35 还能不能造,新能源汽车电池会不会涨价,这些账美国可比谁都清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