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美国会发现,再在如此广阔的国土面积中,居然看不到一辆中国新能源车。 这些年美国已完全没有世界霸主的风范,变得小里小气,就是不愿意拥抱文明,但最终却一定会导致他们的败亡。
因为美国自己的汽车市场真的废了,废到了已经无可救药的地步。 之前中国三蹦子杀入美国市场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美国人为此而感到惊奇,他们更难以相信中国三蹦子的价格会如此便宜,但功能却如此之多。 当时看这新闻时,不少国人就表示,如果你们能得到中国新能源汽车,那么你们将彻底跪下。
可问题是,美国不想接受中国新能源车,他们利用国家安全的名义筑起了高额关税,将物美价廉的中国电动汽车挡在了门外。 这样的场景太过熟悉,很像当年美国用自愿出口限制来打压日系车,但这次情况却又完全不同,技术代差要比以前大得多。 美国车企的心态已经绷不住了,他们从希望公平竞争,已经变成了祈祷中国车企不要前来踢馆。
这确实是个巨大的讽刺,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度,是流水线生产和T型车的发明者,但现在却要靠高额关税来庇护自己的市场。而这背后不是短期策略,是美国整个汽车产业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全面落后。 要说美国汽车工业的衰落,还要从上世纪说起。二战以后,美国汽车工业是全球灯塔,V8发动机就是美国力量的象征。 石油危机后日系车开始崛起,美国车企经过混乱后,又依靠SUV和皮卡续了一波命。
但现在是新能源汽车的时代,美国还能继续续上这一条命吗?美国除了特斯拉之外,就没有一家属于美国的品牌。 就连特斯拉,也是在中国的帮助下才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品牌的。到现在特斯拉还深耕于中国市场,这个美国品牌甚至变成了半个中国品牌。 有人说美国传统企业电动车转型慢,是因为技术积累不够,其实这只是一方面,关键是美国人之前钱赚的太简单了,他们缺乏危机感。
美国一辆全尺寸SUV的利润能顶好几辆经济型轿车,他们已经习惯了高利润,让他们再投入巨资研发一项看不到前景的新技术,他们肯定不乐意。 这就给了破局者机会,我们没有这么多高利润,有的只是枷锁,只要站起来打碎枷锁,以后的世界就是我们的。 美国凭借高税费来筑起了高墙,但也导致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得不到充分的竞争,一直生活在襁褓中的幼儿,又怎么能面对外界的滔天巨浪?
拒绝中国汽车绝对不是出路,只会让这个汽车工业强国陷入到闭门造车的危险场景中,而且这个场景正在加速。 美国别想着拒敌于千里之外,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他们搞的这条贸易保护主义道路是真正的死路,拒绝了中国新能源车企的竞争,就等于拒绝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