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剧照,而是林徽因的证件照,这一年她刚刚50岁,已被病魔折磨的非常消瘦了,如果不做过多介绍,相信很多人都看不出来,这个普通的中年妇女,就是民国才女林徽因。 估计没多少人留意过,林徽因走的时候才刚过五十岁,可你知道不?她亲妈后来足足活到了九十岁,身子骨硬朗得很,晚年还能自己打理日常呢。 再说说她爹林长民,要是当年没跟着郭松龄起兵遇着那档子横祸,以他的家底和养生习惯,活个七八十岁绝对不成问题,毕竟那会儿能受良好教育的人,生活条件和医疗资源都比普通人强不少。 所以好多人都想不明白,林徽因明明家世好、自己也有文化,咋就偏偏英年早逝了呢?其实这里头啊,既有她自己拼命工作的原因,更有那战乱年代拖垮身体的锅,俩因素凑一块儿,再好的身子也扛不住。 你得知道,林徽因可是咱们国家最早的女建筑学家之一,当年她跟着丈夫梁思成,为了摸清全国的古建筑家底,俩人背着相机、拿着测绘工具,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的省份和县市。 从河北的赵州桥到山西的应县木塔,再到云南的崇圣寺三塔,哪处不是翻山越岭、走村串巷?要知道那会儿交通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好多地方连正经公路都没有,全靠步行或者骑驴,风吹日晒是家常便饭。 更要命的是,林徽因那时候早就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搁现在这病能治,但在当年可是难治的“富贵病”,得静养、得补营养。可她倒好,满脑子都是测绘古建筑,病情稍微好转就又跟着跑野外,压根没把自己的病当回事儿,就这么一直拖着,把身子底子全熬虚了。 后来抗战爆发,局势乱得一塌糊涂,林徽因一家也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日子。从北平逃到天津,再转到长沙,最后一路辗转到了四川李庄,那一路吃的苦就别提了——缺衣少食不说,住的地方还是漏风漏雨的破旧农舍,冬天冷得能冻透被褥,夏天又闷又潮全是蚊子。 就在李庄那段日子,林徽因的肺病彻底加重了,好几次都咳得喘不上气,高烧不退,家里连块像样的退烧药都没有,梁思成急得团团转,差点就以为她挺不过去了,最后还是靠着当地老乡给的草药和梁思成变卖家当,才勉强把命保住。 好不容易熬到抗战胜利,本以为能好好养养身体,可到了1947年,林徽因体内的结核菌突然扩散,不慎侵入了她的肾脏,这一下直接把她推向了鬼门关。 幸好当时梁思成四处求人,终于联系到一家医院给她做了手术,手术还算成功,她算是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一条命,但从那以后,她的身体就跟个易碎的瓷瓶似的,时好时坏,稍微累着点就犯病,连下床走路都费劲。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刚能坐起来,就又操心起北京古城墙的事儿。她知道古城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一旦拆了就再也没了,于是拖着病体到处奔走,找领导、写报告、开座谈会,每次都激动地跟人争辩,说城墙不该拆,说要给后人留点念想。 可那会儿好多人不理解她,觉得她是“老顽固”,劝她别瞎操心,可林徽因偏不,只要说起城墙的事儿,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哪怕咳得直不起腰,也得把话说完。 就这么折腾来折腾去,到了1954年,林徽因的病情彻底恶化了,连笔都拿不动,完全丧失了工作能力,只能住进医院靠输液维持。那会儿去看她的人都说,她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眼窝深陷,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跟以前那个优雅灵动的林徽因判若两人。 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林徽因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自己大限将至,那病痛折磨得她整夜睡不着觉,有时候疼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后来她干脆拒绝吃药,跟护士说“别再给我用药了,让我痛痛快快地走”,她是真的熬不动了,只想用这种方式摆脱痛苦。 1955年4月,林徽因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生命定格在了51岁。现在回头想想,她这一辈子啊,太拼了,为了热爱的建筑事业,为了心里的执念,把自己的身体都耗尽了,要是她能多为自己着想点,或许还能多活几年,多看几年这世间的风景呢。
这不是剧照,而是林徽因的证件照,这一年她刚刚50岁,已被病魔折磨的非常消瘦了,如
小小历史查询
2025-10-07 06:45:03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