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美贸易战虽然暂时停火了,但美国企业发现,以前那些中国大买家好像“一去不

高干评世界 2025-10-06 21:39:57

美媒:中美贸易战虽然暂时停火了,但美国企业发现,以前那些中国大买家好像 “一去不复返” 了! 就拿液化石油气来说,之前关税战升级时,7 艘运往中国的美国货轮直接掉头去了东南亚。 现在关税暂停了,按说该恢复了吧? 结果大部分中国塑料厂宁愿买加拿大和中东的货,也不想再碰美国丙烷了。 美国政府把 “反复无常” 玩得太溜,中国企业早怕了。 2018 年贸易战刚打响,特朗普今天说要谈判,明天就加关税。 短短一年半时间,中美谈了 13 轮,刚有眉目的协议转头就撕毁。 到了 2025 年更离谱,一周之内几次改关税政策,对中国商品的税率先是提到 125%,最后干脆飙到 245%,光丙烷这一项的税率就高达 126%。 中国企业又不是傻子,做买卖图的是安稳,谁愿意拿着家底赌美国政客的脾气? 去年有家浙江塑料厂,订了 10 万吨美国丙烷,定金付了,结果关税突然加了 50%,最后要么赔定金解约,要么亏本接货,老板最后赔了 800 多万,现在提起美国货就摇头。 再说美国货早就没了性价比,中国企业犯不着硬扛。 以前中国确实爱买美国丙烷,2024 年进口量占了总需求的 59%,一天就能运 31.2 万桶过来,交易额高达 110 亿美元。 可关税一加,美国丙烷的到岸价直接翻了倍,原本每吨 600 美元的货,硬生生涨到 1200 多美元。 反观中东的卡塔尔、阿联酋,人家本身就是世界最大的丙烷出口地,天然气资源多到用不完,就算加上远洋运费,每吨也才 800 美元,比加税后的美国货便宜一大截。 加拿大更给力,去年 TMX 输油管道一开通,每天能给中国运 20.7 万桶丙烷,比 2023 年之前翻了近 30 倍,管道运输又快又稳,还不用怕海上风浪耽误工期。 换你是塑料厂老板,一样会选便宜又靠谱的,总不能跟钱和生产稳定过不去。 中国早把 “后路” 铺好了,根本不用依赖美国。 美国刚加关税那会,中国企业就开始找替代渠道,现在中东供应商的份额已经从不到四成涨到了五成以上,加拿大也成了关键供应方。 福建漳州专门建了针对中东的 LNG 接收站,输油管道直接通到长三角的塑料厂,港口里挂着阿联酋国旗的货轮排着队卸货,航期都排到十月了。 中粮集团还在巴西建了年吞吐 1400 万吨的码头,南美大豆、中东能源、加拿大矿产,早就把美国货的位置给顶了。 2025 年一季度,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又降了 22.7%,LNG 进口更是直接 “清零”,这些数据骗不了人,中国市场早不是美国货的 “独家卖场” 了。 美国自己还把牌打烂了,该给的不给,想卖的又折腾。 中国真正需要的芯片、光刻机,美国要么限售要么封锁,可劲儿推销的能源、农产品,又搞出关税过山车。 中国商务部早说了,采购得按商业原则来,不接受政治压力。 现在华为的芯片性能都能赶上英伟达了,稀土还卡着美国军工的脖子,F-35 生产线都因为缺稀土停摆过三次。 美国企业急得跳脚,中国美国商会的白皮书里全是担忧,说 57% 的企业都觉得 “中美关系稳定才敢扩大对华投资”,可美国政府就是听不进去,还在琢磨怎么加新的限制。 那些等着中国回头的美国商人,怕是没搞明白:信任这东西,碎了就拼不回来了。 当卡塔尔的天然气填满华东的储气库,巴西的大豆堆满山东的粮仓,人民币在波斯湾开始流通,美国货早就不是必需品了。 2024 年中美贸易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只剩 11.2%,比贸易战前降了快一半。 这哪是中国买家 “一去不复返”,分明是美国自己把路走死了,一会加税,一会退群,一会搞封锁,谁还敢跟你长期合作? 说到底,做生意得讲诚信,搞政治操弄迟早要栽。 中国企业不碰美国丙烷,不是跟谁赌气,是实实在在算出了风险账、经济账: 买美国货,既要担关税突变的风险,又要付更高的成本,不如选中东、加拿大的货省心。 美国要是还抱着 “关税大棒” 不放,还在供应链里搞小动作,将来能失去的,可就不只是丙烷订单了。 大豆、玉米、飞机零件,有的是国家想抢中国市场,美国再这么折腾,最后只能自己吃亏。 信源:中美贸易战不打了!逐条解读中美联合声明,内涵相当丰富——中国日报网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高干评世界

高干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