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7年,由于副帅王文度矫诏,唐军主帅程咬金征讨西突厥无功而返。高宗李治大怒,罢

星河滚烫你是画 2025-10-05 21:13:26

657年,由于副帅王文度矫诏,唐军主帅程咬金征讨西突厥无功而返。高宗李治大怒,罢免了二人职务。事后,人们才知道程咬金的生存智慧有多高明。 永徽六年(655年),西突厥的贺鲁部落叛乱。唐高宗李治任命年近七旬的开国元勋程咬金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挂帅出征。 然而,皇帝却给他派了一个“猪队友”当副手——副大总管王文度。 史载此人“性情轻躁,无威略”,是个好大喜功、缺乏谋略的莽夫。 大军出征后,前军总管苏定方五百骑破两万敌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就在全军准备乘胜追击时,副帅王文度,却跳了出来,开始了他的“作死”表演。 他声称自己有皇帝“密旨”,内容是节制主帅程咬金,不许大军轻敌冒进。 面对王文度近乎“夺权”的行为,苏定方力劝程咬金将其抓捕,上报朝廷查明真相。 但一向精明的程咬金看着这个上蹿下跳的副帅,只是摇了摇头,选择了顺从。 紧接着,当王文度一意孤行,下令屠戮数千投降的胡人时,程咬金再次选择了“纵容”。 最终,这场本该大获全胜的远征,因主帅的“无能”和副帅的“胡闹”,以“无功而返”草草收场,致使阿史那贺鲁逃之夭夭,白白错失了一次灭掉西突厥的良机。 消息传回长安,李治勃然大怒,下令将王文度下狱论斩(后被除名免职),程咬金也因“连坐”而被罢官免职。 这件事,粗看起来,是一个昏聩老将纵容无能副帅的军事失败案例。但细细品味,却会发现其中全是让人不解的猫腻。 王文度矫诏是灭族大罪,为何最终只是被免职?程咬金身经百战,怎会如此轻易就被一个副手架空? 直到几个月后,谜底才彻底揭晓。 就在程咬金兵败回朝后不久,京城爆发了“废王立武”的大事。 李治在保皇派李勣的支持下,成功废黜了王皇后,将武则天扶上了后位,并借此机会,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权臣集团,一举铲除。 直到此时,人们才恍然大悟。 程咬金的出征,本身就是李治精心设计的一次“调虎离山”。而那个王文度,很可能就是皇帝安插在程咬金身边的“眼线”,他的任务就是确保程咬金在边疆“按兵不动”,不要立下大功,以免助长长孙无忌集团的威望。 程咬金这位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老狐狸,从王文度拿出“密旨”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嗅到了京城里那股不同寻常的气味。 他知道,这场仗绝不能打赢。于是选择了最聪明的方式——“装糊涂”。 程咬金用一场军事上的“失败”,向皇帝李治递上了一份最完美的“投名状”,表明了自己不与权臣为伍,甘愿听从皇帝摆布的态度。 最终的结局,印证了他所有的智慧。 程咬金在“罢官免职”的风头过去后,很快就被重新起用为岐州刺史。 由此可见,李治的目的就是想让程咬金靠边站,不要卷入他的布局之中。 程咬金很识趣,以“完美”的表演配合了李治,最终得以安享晚年。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星河滚烫你是画

星河滚烫你是画

欢迎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