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补阳气、通调三焦,三叉穴三叉穴源自董氏奇穴位置:握拳取穴,手背面,食指与中指

飞翔说健康 2025-10-05 20:58:37

温补阳气、通调三焦,三叉穴

三叉穴源自董氏奇穴

位置:握拳取穴,手背面,食指与中指叉口之中央点处,为三叉一穴。

握拳取穴,手背面,中指与无名指叉口之中央点处,为三叉二穴。

握拳取穴,手背面,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处,为三叉三穴。

穴性:三叉一穴:滋肾镇痛、益肾明目

三叉二穴:健脾活络、理气祛瘀

三叉三穴:滋肾镇痛、益肾利尿

主治:三叉一穴:角膜炎、眼睛酸痛、腰痛、坐骨神经痛、眉棱骨酸胀痛、视神经萎缩、半身不遂、痿证、肩痛、背痛、颈项痛、胁痛、胃痛、月经不调、崩漏。

三叉二穴:胰脏炎、脾肿大、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手脚麻痹、肝弱(肝机能退化)、膝痛、小腿痛、腰扭伤、五官科疾病。

三叉三穴:头晕、头昏、坐骨神经痛、骨刺、腰酸、腰痛、肾盂肾炎、肾病水肿、重感冒、头痛、肩痛、五官科疾患、喉痛、耳鸣、心悸目赤肿痛、荨麻疹、腿痛、眼皮下垂、眼皮沉重、疲劳、提神、重症肌无力。

手法:

1、直刺进针2寸,握拳后从叉口进针至两掌骨间端。

2、三棱针点刺出血。

3、指掐点按刺激7-15分钟。

4、也可以加贴磁珠、小绿豆等加强刺激。

5、也可加贴揿针,可长时间留针。

注意:

三叉一穴在二三指之间,又名肺叉,与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有关,肺与大肠相表里,能补肺气,治颈肩腰背痛,效果甚佳。手足厥阴经相通,大肠与肝通,肺主气,肝藏血,本穴也可以治疗胁痛。本穴位置与奇穴断红穴位置相符,能治月经不调及崩漏,重病配大敦穴、隐白穴甚效。

三叉二穴在三四指之间,与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有关,又名心叉。本穴能强心通胃(包络与胃通)治膝痛,也能治小腿痛。本穴与三焦经有关,能通肾,亦有类似三叉三穴之作用,治腰痛及五官病有效。

三叉三穴,又名脾叉,下针当在四五指之间,贴近第四指,从骨旁下针,贴筋贴骨进针,因此能肝肾并治(肾主骨,肝主筋)。本穴一针透多穴,包括液门、后溪、中渚、下白、中白、腕顺一、腕顺二等,透过穴位之多,无出其右者。本穴透过荥输原,又在筋下骨旁,上邻小血脉,又在皮肉之间,与肝肾脾肺皆有关,因此可以治疗很多的疾病都有效。本穴脾肝肾皆治,能增强免疫力。

三叉三穴是治疗感冒的特效针。

三叉穴三穴并用可治疗气虚无力的病症。对感冒时体力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三叉穴配灵骨大白可治疗重感冒、头晕头痛、半身不遂。三叉穴有补穴的功能,不仅能治病,还可以调补气血,身体较虚的人可取神耳穴和三叉穴下针。

自述:三叉穴功能强大,不仅能治病,还可以调补气血,是一组非常强大的穴位。这个穴位在手掌之上,易于取穴,操作简单,疗效还不错,可以快速解除痛苦,很是方便。因此,本穴的实际应用相对还是比较好的,大家可以日常应用一下,为自己的健康助把力。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便利,带来健康。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0 阅读:55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