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吴石将军故事的剧《沉默的荣耀》中,说“抗战十四年”,这是不是斯琴高娃“我孝庄

民工酒馆 2025-10-05 15:09:52

讲述吴石将军故事的剧《沉默的荣耀》中,说“抗战十四年”,这是不是斯琴高娃“我孝庄”式的错误? 《沉默的荣耀》开播以来,褒贬不一,有人说剧情差,有人说配音差;有人说服化道好,有人说符合真实历史。好坏我就不评判了,我只是觉得这部剧的编剧在编写台词上的水平……也不能说不好吧……只是有些台词值得商榷。 比如一开始在福建时,吴石有句台词是“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一下子就把我拉到《悟空传》,太出戏了,一方面深入剧情来看,这种词比较热血,青少年是喜欢听,可这真的符合吴石这位当时已经四十多岁、学问满腹、又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和人生经历、见过无数死别和牺牲的人吗?另一方面跳出剧情,从编剧技术角度,编一部严肃历史题材的剧,真的适合塞进一些当代流行语吗? 不过更值得讨论的,我觉得是“抗战十四年”这种台词。目前超过三十岁的人大概都能知道,我们大陆此前一直是说“八年抗战”的,因为没算东北抗联前面那六年,是近年加上了前面这六年,开始广泛使用“十四年抗战”这个说法,这对抗联人当年的惨烈付出是公平的。 从1995年9月3日江同志讲话时不忘将1931作为一个重要节点,到2005年9月3日胡同志讲话时指出“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高层一直在铺垫,直到习主席时期,正式提出“十四年抗战”,想来也才没多少年的事。 而湾省那边呢?曾经一样是讲“八年抗战”,在近年湾省越来越扭曲的历史教育下,你觉得他们有详细研究中国抗战历史并改八为十四的动机吗?民进那派有那精力他们还研究日本史呢,国党就算有,考虑到国党当年不但不支持反而还反对和打压抗联的抗战,他们好意思提前六年吗?所以湾省直到现在的提法还是“八年抗战”,参见图三湾省历史教材。 其实如果总看湾省政论节目的人也能知道,像唐湘龙、郭正亮等人习惯上都是讲“八年抗战”的,近年因为大陆改了提法,他们的节目与大陆联系较多,所以偶尔提到“十四年抗战”,往往还要特意加上解释,强调一下从哪算起,这也足以辅证湾省人还是“八年抗战”的老提法,“十四年抗战”对他们来说挺陌生。郭正亮还曾特意讲解过八和十四的区别,这明显是给湾省人补历史知识呢。而洪秀柱最近在聊九三阅兵感受的一个访谈中说到“十四年抗战”时也特意强调了“要看从哪算起”,这都说明湾省直到现在的正式提法都是“八年抗战”。 所以《沉默的荣耀》剧中所处年代,即便吴石的真实身份是我方的人,他怎么会在国党的宴会上大讲“抗战十四年”?别说他自己当时可能都没有这个意识和概念,就算有,他敢在国党的地盘这么讲吗?非得跟老蒋唱反调、非得暴露亲共倾向? 一开始听到吴石这样讲,还可以理解为一时口误,可能演员于和伟平时说十四年抗战习惯了,拍戏时脱口而出,整个剧组谁也没注意到。可另一场戏,陈宝仓也说“十四年抗战”,这就可以知道这不是口误了,而是编剧就这么写的台词。让剧中人物说出了以该人物身份或所处年代不该说出的台词,这不就是当年斯琴高娃老师和那部剧的编剧、导演的经典错误——“我孝庄”吗? 国党自己都不好意思讲十四年抗战,如今我们的剧中非要让国党那边都讲十四年抗战,是要把曾被国党打压的抗联的功劳往国党头上算吗? 既然我们是拍严肃的历史题材剧,不是抗战神剧或者爽片,相关创作人员能不能再多用点心,更严肃地对待这个工作呢?

0 阅读:13

猜你喜欢

民工酒馆

民工酒馆

感谢大家的关注